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给教师的建议74批注给教师的建议74批注我在20年前曾提出一个目标,即规定出:学生在什么时候,在第几学年,第几学季,应当达到一定的教养水平和阶段,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掌握最重要的概括(规则、结论、公式、定律),并且牢固地掌握到永远不再忘记的程度。[木舟:作为教师,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只要这样我们才可能把握住教学的整体性,才能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中有所实践。]我分析了通常称为中等教育的内容里所包含的全套知识、技能和技巧,好像看到了教养、智力发展和信念的活的血肉依附在上面的那个“骨架”,或骨干。这个骨架就是一些实际技能和技巧,没有它们就不可能设想有教学过程。这就是学习的技能: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思考,表达出自己关于所见、所做、所想的思想,阅读,书写等技能。一个学生要在学校里学习10年,为了能够顺利地掌握知识,他不应当在这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而应当在一个离开始学习时比较近,而离毕业时又比较远的阶段上就学会读和写。[木舟:这句话强调了读和写的基础性,它是后面一切学习的基矗]掌握这些技能(特别是读的技能)的阶段离开始学习的时候越近,学生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他感到负担过重的可能性就越校学校教学的弊病经常在于,一个人在上学的整整10年里都在学习读和写,但是因为他同时还得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所以其结果是他既没有学好读和写,又没有掌握好系统的科学知识。我把学生在l0年内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按一个竖式排列出来,其结果如下:1.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2.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3.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4.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5.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6.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7.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8.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9.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10.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11.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木舟:观察——思考——表达,既可以是一个阶段性的小循环,又是整个学习阶段的大循环。只是每个阶段的深入程度不同而已。]通过对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研究,我规定出掌握每一项技能的时间:在什么时候,在几年级(个别情况下还定出在第几学期、第几学季),这条技能必须达到符合要求的程度。只要粗略地看一下这张表,就会使人感到担忧。平时学生和教师所遇到的某些困难,其根源一下子就昭然若揭了。这些困难中的某几条简直成了绊脚石。例如,这张表里有两条技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和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的技能。事实上,学生直到七、八年级才掌握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技能。奇怪的是,对文学阅读提出的任务之一,竟是要求学生掌握读的`技能……但是早在三年级特别是四年级,已经向学生提出了新的目标:学会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这真是奇怪的事:儿童还没有学会读,就已经要求他对所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了。学生实际上到五年级还不会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所谓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这就意味着在读的时候不去考虑读的过程,而考虑所读的东西的意思),但是对他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之一,已经是要求他对历史、地理、生物教科书的课文进行逻辑分析了。[木舟:任何跳跃式或者不切实际的要求,只能造成虚假的繁荣。]该怎么办呢?在学生没有扎实地掌握有关的技能以前,不要给他布置比较复杂的学习任务吗?那么这就意味着,譬如在历史教科书方面,当学生还没有学会读(达到会分析的读所要求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要给他布置家庭作业吗?但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这样会把学习的年限拖到15年。由此可见,学生必须更早地掌握最常用的技能,即掌握复杂的技能和总的来说掌握知识都要依靠的那些技能。当学生还没有学会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即在读的时候不必考虑读的过程的时候,书籍对他来说就不可能成为知识的源泉。很明显,在这张表上,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曲线应当是另一种样子。只有学生学会了流利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读的时候,才能谈到区分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部分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学会读,他的功课就不会及格,学习对于他就不会成为有趣的、有创造性的事。再往后,学生在读的技能的发展上还应当再提高一步:要学会同时读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东西的内容,而且要思考别的东西,如教师的指示、自己对所读的东西的看法等。这种技能到七年级就很需要了,它在八至十年级的创造性脑力劳动中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如果学生还不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