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经济法学》论述题案例分析题题库.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3.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经济法学》论述题案例分析题题库.pdf

(完整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经济法学》论述题案例分析题题库.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完整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经济法学》论述题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6)(完整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经济法学》论述题案例分析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096)一、论述题1.试述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和区别。答:经济法与民法的联系,最为密切。两者都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民法作为历史上调整财产关系的法,对经济法的产生和形成有过重大的影响;民法的许多概念、范畴、制度、原则,经济法都可通用。经济法产生后,它的主旨思想、理论观点,对民法的发展也在起着变革的作用。在横向经济关系领域内,它们经常需要交错、配合调整。(2分)经济法与民法的区别:(1)两者调整范围不同。(2分)经济法调整以生产经营管理为中心所发生的经济关系,民法调整以交换为中心所发生的财产关系;经济法调整纵向的经济关系与一定范围的横向的经济关系,还调整经济组织内部一些重要经济关系;民法则不调整纵向的经济管理关系,也不调整经济组织内部关系;经济法也不调整民法中的平等的人身关系。(1分)(2)主体构成不同。(2分)民法中的主体分自然人与法人两类;经济法主体体系更为广泛,包括法人,也包括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和内部组织。民法主体只讲平等性;经济法主体体系则是承认一定的必要的层次性的。(1分)(3)主旨思想不同。(2分)民法是“个体权利本位”;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1分)(4)调整手段不完全相同。(2分)民法主要采取民事手段,经济法则实行综合调整。可采取民事手段、行政手段,甚至于刑事手段。(1分)2.试述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相互联系以及区别。答: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相互联系是:(1)两部法同属于竞争法的范畴。都属于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中调整市场竞争关系和市场竞争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2分)(2)由于两部法的密切联系,有的国家采用统一立法模式,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统一立法,统一调整,也有些国家采用综合立法模式,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采用单行法律、法规予以规制,但该法律、法规中既有规制反不正当竞争的内容也有规制反垄断的内容,对两类行为进行综合规制。(3分)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区别是:(1)反不正当竞争法主要对经营者违反商业道德和诚实信用原则,损害其他竞争对手的行为进行规制,立足于规制经营者的行为,保护正当经营者,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发挥维护竞争道德的作用;而反垄断法主要对排除与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进行规制,立足于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有效竞争。(3分)(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要价值在于确立经营者的行为准则,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将经营者的竞争行为纳入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轨道,维护正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正当经营这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要价值目标;反垄断法的价值目标是保护有效竞争,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主要追求,保护的是竞争而不是主要保护竞争者。(3分)(3)反不正当竞争法侧重追求的是竞争中的公平,同时兼顾效率;而反垄断法更侧重追求竞争中的效率,同时兼顾公平。(3分)3.试述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答:按《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包括:(1)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原则9(3分)(2)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3分)(3)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侵犯的原则;(2分)(4)开展信贷业务,严格审查借款人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收回贷款的原则;(2分)(5)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应当合法,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2分)(6)商业银行应当公平竞争,不得从事不正当竞争的原则。(2分)4.试述传统的民商事法律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差异。答:传统的民商事法律是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和人身的关系,以形式公平为理念来规定交易双方完全对等的权利义务。(4分)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是通过赋予处于弱势的消费者更多的权利和处于强势的经营者更多的强制性义务来平衡双方的力量,避免在现实的交易活动中出现以上种种实质不公平的情况。(5分)这种方式实质上是对只强调形式公平的一般合同法的补充,而法律的相关条款直接构成了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合同条款,对双方是具有强制性的,这样降低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也增强了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体现了更强的公权保护,或者说是公权干预。(5分)5.试述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的销售者应当承担瑕疵担保责任的条件有哪些?答: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0条的规定,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承担瑕疵担保责任:(1分)(1)不具备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