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一新生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doc

初一新生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一新生家长会班主任讲话稿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今天,为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我们走到一起,从您的孩子跨入初中的大门那一时起,就是我们相识和携手合作,“联合教育”的开始。教育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老师和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您的孩子已进入中学阶段,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学生思想品质和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阶段,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我就如何针对初一新生特点,引导孩子尽快转变小学生角色,适应中学学习生活谈几点体会。一.初一学生的特点分析(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体的形态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的产生变化,有意记忆日益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但是,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等方面,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还比较幼稚,有许多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这时候他很想表现出他是大人(中学生)了,愿意别人拿他当大人对待,但很多事情又表现得很幼稚,明辨是非能力不是很强。(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我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的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一个较好的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着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正处于萌芽的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有些学生顺利时容易自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也较强,做好事与做坏事都有从众心理。(3)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统一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较快,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的能力,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如有些孩子经常会父母说“你不用来接我了”,“我能行”等等,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遇到具体的困难,就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跨入初中,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的增加,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从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新鲜感,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入到新的生活当中,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使他们产生了紧张感,新的作息时间,新的校规校纪,还有小学时的朋友因“事过境迁”而逐渐疏远,尤其是随着新学科的增加,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甚至考试也比小学多,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这一切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紧张和烦闷,有的无所适从,很难尽快适应环境,而出现成绩下降等现象,所以,有的学生就特别留恋小学时那轻松自在的生活。二、中学与小学阶段存在的不同第一,学科增多。小学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学生负担轻,升入初中后突然增加到初一七科,还不算那些小学科的科目。不少初一新生由于对新学段缺乏认识或认识不足,未能根据初中生活的新特点进行调整,结果上初中后手足无措,生出种种不适应,严重影响了学习质量和健康成长。初中与小学相比:科目多、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作业量大。中学是人生知识基础的奠定时期,而初中又是整个中学的奠基阶段。在课堂上,初中生比小学生学习的门类要多,而且每一门学科的内容逐渐趋于专业化,并接近科学体系。他们面临的学科的常识性知识越来越少,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与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第二,教材难度增加,中学比小学教材在难度上有很大的跳跃性,以数学为例,中学教材中每一节课安排的信息量较多,重复少,重在讲普遍规律,而不是在某一道题上下功夫,重在分析数量关系和综合运用,而不是单一题型、习题的编排。记忆性、重复性知识减少,理解性知识增多。小学习题基本与例题相似,而中学的习题与例题相比题型变化较大,因此即使学生上课听懂了,反应稍慢的同学课后仍不会做题。所以学生感到中学课程难度太大,稍一分心就不明白了。第三,教学速度加快,小学语文、数学内容较少,每周上8-10节课,中学课本内容增多,几乎增加一倍,但每周只能上5节课,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