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步审题:注意题干给出的条件、限制、回答问题的中心词。第二步阅读材料: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注意题头、出处。第三步:注意答题的规范化:要点化、清晰化、序号化。相同点答法:抓住一个材料的核心点、中心点。抓住多个材料反复出现词汇、观点。“SOLO分类评价法”,全称“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计分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SOLO评价法的创建人比格斯通过研究,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分为五个层次:(1)前结构层次: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和解决问题,回答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2)单点结构层次:只能涉及单一的要点,凭单一论据就直接跳到结论上去。(3)多点结构层次:能够找到问题的多个要点,但未能把这些要点有机整合。(4)关联结构层次:能够把问题的多个要点联系起来,整合成连贯一致的整体。(5)拓展抽象层次:能够进行抽象概括,从理论的高度分析问题,而且能够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SOLO评价法的五个层次反映了学生的思维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越接近后者,思维能力的层次也就越高。由于这种评价方法没有事先设定的标准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又能确定学生的学习水平,现在已经逐步运用于地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的学业评价中。SOLO题其实就是材料分析论证题。根据SOLO分类评价法,比格斯把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具体含义如下:1.前结构层次(prestructural):学生基本上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提供了一些逻辑混乱、没有论据支撑的答案。2.单点结构层次(unistructural):学生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就此收敛,单凭一点论据就跳到答案上去。3.多点结构层次(multistructural):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但却未能把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起来。4.关联结构层次(relational):学生找到了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把这些思路结合起来思考。5.抽象拓展层次(extendedabstract):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给你一道例题看一下吧:例题1:下列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注:在古文中,所谓“封建”就是指分封制,所谓“郡邑”就是指郡县制。)——摘自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摘自柳宗元《封建论》本题为一道材料解析题,学生要解答好这道题,需要具备古文阅读、比较、综合、分析等多种能力,但SOLO分类法不需要分析能力的种类,只分析能力的层次。根据SOLO分类法,学生的回答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种情况:1.前结构的回答。这种回答只出现了一个简单的判断,我们不知道学生是根据什么得出这种判断的。如:答(1):分封制是不对的。答(2):郡县制要比分封制好得多。2.单点结构的回答。这种回答只看到问题的其中一个方面,学生只根据片面的材料就得出绝对的结论。如:答(1):实行分封制是对的,因为夏、商、周和汉朝实行分封制,国家的寿命都很长。答(2):实行郡县制是对的,因为秦朝以后大多数朝代都实行郡县制。3.多点结构的回答。这种回答能够认识到问题的多个方面,但是未能建立起这些方面之间的联系。如:答(1):夏、商、周和汉朝实行了分封制,国家较长久,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国家较强大。答(2):分封制和郡县制一直处于激烈的冲突之中,有些朝代实行了分封制,有些朝代则实行了郡县制。4.关联结构的回答。这种回答不但能够联系起多个事件,而且能够在多个事件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如:答:分封制主要是在秦代之前实行的,而郡县制主要是在秦代之后实行的,汉代以后,某些朝代虽然也在局部地区实行过分封制,但总体上还是以郡县制为主体。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5.抽象拓展结构的回答。这种回答能够把对问题的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层次,能够从理论上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发展规律。如:答(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差异的实质在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从材料中我们注意到,在秦朝以前,主要实行分封制,而秦代以后,中央主要是通过郡县制来实施对地方的管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