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薄片黑茶文化与夏昌盛书法.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皇家薄片黑茶文化与夏昌盛书法.doc

皇家薄片黑茶文化与夏昌盛书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皇家薄片黑茶文化与夏昌盛书法湖南安化渠江镇是一个不出名得小镇,是一个边远的、交通闭塞的小地方。但是越是不出名的地方那里的特产是原生态的,越值得去考究。闭塞的山沟沟里的人们勤劳、淳朴。他们有一种奋进精神,有一种憨厚而坚韧不拔的毅力。我有一个忘年交名叫昌盛先生,从他的书法作品开始了解他,然后了解了他的家乡,不由得从心底对他产生敬意。昌盛先生的家乡是湖南省安化渠江镇,渠江镇是安化黑茶起源“渠江皇家薄片”的发源地。渠江镇是黑茶发源地而有“渠江茶镇”之称。渠江小镇山清水秀,茶香四溢,人杰地灵。渠江茶镇,有“渠江茶”而有2000多年历史记载“渠江一带”。渠江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旅游胜地,这里风光旖旎,水流甘甜清洌,咕咚之声清雅悦耳,森林覆盖率达80%;山系纵横交错,迂回曲折。时而急流穿涧,悬瀑奔溅,含珠吐玉,轰隆叮咚之声及于遐迩;时而平水绕林,碧波荡漾,鳞光闪闪,霞雾生烟之状悠然可见。经常出现高空阳光灿烂,云雾翻腾,低空细雨蒙蒙的特殊景象;山高、林茂、云多、雾重、雨密、泉清,构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土壤肥沃,植被丰富,是茶树生长的风水宝地。勤劳智慧的安化渠江人民早在西汉时就制作出来了渠江茶,汉代为朝廷贡茶而被誉为:汉代“渠江皇家薄片”黑茶。古文学家翻译长沙西汉古墓葬中刻有“一笥”的竹简,意为“一箱茶”,盛茶工具与安化近代盛茶工具极其相仿。……马王堆汉墓里的茶叶来自安化,安化黑茶历史由1400年前唐代的“渠江薄片”至少可以向前推及900年追溯到汉代。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二年(935年)毛文锡所著《茶谱》,文中有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据宋代吴淑的《茶赋》所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可见,渠江皇家薄片宋时已被列为全国茶苑中的名品。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记载:“昔贤所称,大约谓唐人尚茶,茶品益众,有渠江之薄片,会稽之日铸,皆产茶有名者”。时至今日,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施海根主编的《中国名茶图谱》、阮浩耕主编的《中国名茶品鉴》都对渠江皇家薄片作了详尽的记载。有茶香和黑茶文化的熏陶使渠江小镇文化气息浓厚,古今多出名人。在省城长沙,我有幸结识了出生于渠江,在渠江边上长大的省书法协会的夏昌盛先生。夏昌盛先生出生在解放前,学校毕业以后从军参加过越战,后来在总政的一所军校任参谋,转业以后在省直机关工作,现在已经有70多岁的高龄。通过几次交往,我与夏昌盛先生成了忘年交,他送给我几十幅书法作品,我感到非常荣幸。通过他的介绍我了解了渠江,了解了渠江黑茶。并对美丽渠江充满向往。。。。。。我爱好书法,为表对夏老的敬意,将他的书法作品写入了我的博客。有爱好的朋友请一起分享夏老的书法作品。。。。。。夏昌盛先生的书法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