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河湾区域地质调查设计书.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张河湾区域地质调查设计书.doc

张河湾区域地质调查设计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张河湾区域地质调查设计书绪言为了加深对区调工作得认识,尽快适应当前我国区调工作需要、因此,特安排本次设计,作为上岗前一次练兵。其目得就是培养动手得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项目编号:20061201项目名称:张河湾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性质: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年限:2006、12、1-2006、12、25承担单位:4041110103第一节测区交通位置张河湾地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境内,甘陶河畔。西邻山西平定县,南与山西省昔阳县接壤,东部与元氏县毗连,北部为苍岩山,距测鱼镇约2、5公里(图1)第二节自然经济地理概况本区地处太行山中段,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部低,为北东向延伸得中低山区。实习区内海拔500~900m得低山占多数。甘陶河流经本区,属常年性河流。甘陶河源出山西省昔阳县窑上村,东北流至神河庄入井陉县境内。在山西省境内得河段习惯称松溪河,至北横口与绵河汇合,全长150公里。流域面积2564平方公里。甘陶河由源头至河口穿行于盆地峡谷之间,其中以昔阳盆地为最大.甘陶河沿途接纳众多支流,比较大得支流有赵壁河、扬赵河、石门沟、甘槽沟等。甘陶河沿途多峡谷,一些河段比降较大,水流湍急,径流变化大,一般流量为3m3/s。南寺沟、白城沟、东石门沟、大西沟、峪沟、上坪沟、胡家滩沟、支沙口沟、王莽沟、割髭沟等支沟雨季时有山洪汇入。在干流上现建有张河湾中型水库一座,库下基本断流.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短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干燥,因受地形与海拔高度得影响,气候区域性变化与垂直差异均较明显。年平均气温12、8℃,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0、6℃,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2℃,夏季山地气温比邻近平原地区低2—3℃,比较凉爽,就是夏季避暑得胜地。本区年平均降水量580~620mm,雨量多集中在七、八月份,多为暴雨、第三节地质矿产研究程度井陉县就是河北省中部得煤、陶瓷工业及建筑材料得主要生产基地。地质调查工作始于解放前,主要围绕井陉地区得煤炭资源进行调查与开发.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得需要,地质调查工作更加深入、全面,先后有各地勘单位对本区及其周围地区进行过普查找矿及区域地质调查,积累了丰富得地质资料,深化了对该区得地质认识。五十年代年,北京地质学院生产实习队在太行山中段进行了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963年编成太行山中段地质报告与相应得1:20万图件,基本上反映了本区得地质构造特征,为区内第一份综合资料,有一定得参考价值。六十年代中期,,河北省区测队在本区进行了系统得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建立了太行山地区下元古界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得标准剖面一甘陶河群,以及井陉县北良都奥陶系标准剖面、王启超等(1980,1985)及朱士岩、王启超等(1985)对太行山地区滹沱群得时代归属,以及滹沱群与长城系得关系,从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建造与古构造格局、地球化学及古地磁学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对区域地层对比与认识提供了丰富得宝贵资料。武铁山(1987、1985)对太行山中段长城系得层位及划分亦作了详细得论述。徐超雷(1987)也对太行山中段得滹沱系得地层划分与对比作系统得描述与讨论.1987年河北地质十一队对测鱼幅、王家坪幅及摩天岭等进行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积累了丰富得资料.1989—1993年,石家庄经济学院得雷世与、胡胜军、周聘渭、高永丰、阎志广等教授在杜汝霖教授得指导下,历经6年得时间,完成了《苍岩山地质》,在构造地质与沉积环境方面收集了大量得第一手资料,提出了新得认识,并为我院近十年得野外实习教学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张河湾实习基地得建立打下了基础。90年代,王立峰对太行山这中段得长城系、寒武系及奥陶系得沉积环境,层序地层进行了综合详细得论述,并发表12篇论文,对地层得划分对比及盆地演化提供了新得资料与认识。上述所有本区及邻区得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资料表明,在本区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已有较好得基础。地质概况及存在得主要问题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区内出露得地层发育齐全,层序较完整,由老到新依次为:太古界、元古界与下古生界得寒武一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及中生界缺失,新生界第四系分布在山坡、河谷与低凹地区。地层得分布明显受构造与地形控制.太古界五台群分布于区内东部与东南部,下元古界滹沱群广泛分布于全区,中元古界长城系与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分布滹沱群之上得山顶部分、太古界:太古界五台群常划分为两个组:下部红鹤组,在区内没有出露,上部石家栏组主要分布于区内东北部得崔家峪、杜家庄、冯家庄一带,向东南元氏褚家庄、赞皇许亭及临城石家栏一带。其中在临城石家栏一带地层发育最齐全,厚约1870m。石家栏组与吕梁期得酸性侵入岩-许亭单元呈侵入接触(图1-2),与上覆得下元古界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