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docx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6页第PAGE\*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编写要求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的编写要特别强调以下几方面要求:一、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目的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人为中心”,即以人的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调查研究和保护为中心,为科学规范地开发利用地质环境和防治地质灾害服务,为实施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和地方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服务,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和防治对策。二、工作任务(一)一般进行1:50000以地质灾害为主的综合调查,对居民点、重要经济工程区,特别是集镇,查明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范围、规模、稳定状态、危害程度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二)查明和预测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调查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类型、强度、范围、历史、已造成的危害和未来趋势;(三)调查与地质灾害相关的水土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提出民居建设的生态地质对策;(四)评价工作区地质环境和各种地质灾害体的稳定状态,预测评价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地裂缝和斜坡稳定性等地质灾害,预测其发展趋势;(五)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六)建立地质灾害GIS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综合分析系统;(七)对重点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建议.三、工作内容本项目的工作内容包括地质灾害诸灾种的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研究(一)调查内容调查内容是综合性的,以各种地质灾害为主,同时兼顾相关的地质环境、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灾种的地质环境、成灾历史、目前动态和可能的危害等:1、崩塌;2、滑坡;3、泥石流;4、岩溶地面塌陷;5、地裂缝;6、斜坡稳定性;7、胀缩土;8、地表水地下水污染;9、固体废弃物;10、采矿、采石和边坡开挖诱发的地质灾害;11、矿坑排水引起的地表水地下水污染;12、特殊地质环境因素;13、地方病;14、水土流失。(二)评价内容分以下三个层次建立研究区的概念模型和量化模型,开展区域地质灾害的时空规律预测。1地质灾害发育度——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的现状评价指标/方法筛选;2地质灾害风险度——风险评估/单因子分析、多因子分析分析因子包括:地形地貌、岩组、地质结构、降雨、地表水、地下水、气候变化、人为因素、区域地质环境等的空间相关/时间相关分析;3地质灾害危害度——危害强度+易损性分析。四、综合研究的技术要求与技术路线(一)工作标准执行的技术标准:1、地质灾害调查技术标准(1:2.5万—1:5万),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1999;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规划基本要求,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1999;3、数据库系统建设执行中国地质调查局新修订的《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和《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1999;参考标准:4、1:2.5万—1:5万工程地质调查规范(ZBD14003—89);5、1: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14158—93);6、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1999—2000;7、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万),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司,1996;8、参考《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格式与图式图例标准》,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全国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998。(二)工作方法1、修编已有的地质资料,并完全数字化,为区域地质灾害综合调查提供基础。2、进行航空和卫星遥感资料信息处理,圈定地质灾害异常区。解译精度1:50000。3、野外地质灾害综合调查野外调查使用1:5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目测与GPS技术结合定点;每个点均要求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并及时录入计算机数据库;调查方法采用专业队伍为主,地方乡镇政府配合,逐个居民点走访。4、整个调查过程严格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在调查地质灾害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调查精度,尽可能按国际标准术语进行编目(Inventory),目前还没有国际标准的按有关的行业标准进行.5、调查过程中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GPS、RS和野外原位快速测试技术等),以便快速有效地获取资料.6、调查资料必须与调查工作同步进入GIS空间数据库,所有调查成果必须以数字化图件和多媒体光盘的形式提供,并以网络的方式传输与应用.7、建立整个库区地质灾害及相关因素信息系统.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第一章前言1、主要包括任务来源、工作目的、任务的主要内容和成果提交时间等。2、工作区自然概况主要包括工作区的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涉及图幅及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