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1年秋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doc

2011年秋季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秋季学期二(2)班数学期末质量分析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又到了期末,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掌握小学数学教学情况,及时发现、总结数学教学的成功经验,为更加有效地调控和管理教学过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依据,下面是本次考试后作的分析:一、基本情况我任教的二(2)班有22人参加考试,取得了总分1896.5,平均分86.2分,及格22人,及格率100%,优秀17人,优秀率77.2%。二、命题评价在本次考试中,考核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考核乘法口诀的运用,还考核了物体的认识,长度单位的认识,统计与数的组合,角的认识,解决问题,本册学习的内容还有对称轴的认识,画角等实践操作等都没有考,面较窄。而且第二大题纯属送分题。三、试题成因及分析:(一)仔细填一填。这一大题注重于乘法口诀的运用,理解乘法的意义的考核,还有对“倍”的理解,如“几是几的几倍”,部分学生由于乘法口诀不熟悉出现错误;在()里最大能填几?这一题中,出现较难一题:()<5×9中,很多学生都写5×8或者6×7,而不会根据右边算式5×9=45,写出“44”,以至失分较严重;在认识物体中,数一数正方体的个数,并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有个别学生把4个看成5个正方体,所以出错;在完成“比63多18的数是()”一题中,很多学生把“比多”看成“比少”,所以算错;失误最多的是“数一数图形中有几个角”,很多学生不会数比直角大的角,都数了6个角,还有“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没有数,失分较多;对于组合的问题,三个学生一共要进行乒乓球比赛,需要比()场,全班只有一个学生出错。本大题的所有基础知识,相对于中上的同学,都能努力做到不扣分,扣分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后进生身上,可是还有这么多的同学出错,我想,需要把这样的易错题进行反复练习。(二)找朋友,连一连。全班全部做对,这题是对口决和乘法的意义运用考核,完成得不错,不过,此题纯属送分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做到多背、多写、多默,对于初学乘法口诀的二年级小朋友来说是很简单,也很必要。(三)认真选一选。在认识线段中,只有一个学生做错;在做“得数最接近50的算式是:①15+14②38+7③6×6”中,同学计算粗心,有两个同学算错,有一个漏做;在“用2、6、0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个:①2②4③6”中,很多学生根据平时的印象直接选择③,而没有仔细分析0不能写在首位这个因素,所以全班出错率较高;最后一题“1米40厘米()30米”中,学生已经算出比“30米小”,但是选择时没有写答案的序号,而直接写“<”,所以失分。(四)细心算一算。除个别后进生由于粗心,没有仔细看题目,计算出错以外,大多数同学都掌握的很好,都得满分。在平时的练习中,加强让学生多练,还要记得在等号后写上计算答案,这样,正确率肯定可以提高。(五)我会判断。本题失分少,极个别学生是因为不理解线段和直线的含义,不理解单位厘米和米的的意义,所以分析错误引起的。(六)我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失分较多,错误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题目抄错,有的是进位加法没有进位,有的是只计算不些单位和答,这跟学习态度和学习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我相信通过不断地练习,在这方面会有很大的提高。有一题“周日,小明和4个同学公园玩,公园的儿童票是每张5元,他们带30元去,买票的钱够吗?”很多同学都只计算了4个同学,每张5元,还有小明没有算进去,所以十分较严重,这都是由于平时不认真审题造成的。在改卷中,出现很多学生计算得25元后,没有进行比较“25<30”,在教参中,也没有明确说明,所以有争议,但是就数学的紧凑性来说,没有比较就回答不完整,我们教师还是应该指导学生完成比较这一部分。(七)我会统计。同学都能得到相应的分数,部分同学由于粗心,没有把数据统计到统计表中,以致失分。出错较多的是“人数最多和人数最少的相差()人”,这题,这小题对于后进生来说,分析不到位,中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解决问题的理解和答题能力相对薄弱。三、整改措施:从检测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解决问题到喜欢解决问题。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