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新.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新.doc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新.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F1浮阀塔工艺设计(6人)主要参数: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常压操作,F1型浮阀。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5000kg/h(含苯40%,质量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2%,塔顶馏出液含苯为97.1%,R为最小回流比的1.3倍。总板效率为60%。又知按塔顶第一块板的条件进行计算,参数:为气相密度ρV=2.75kg/m3,液相密度ρL=875kg/m3,液相表面张力σ=20.3mN/m。(4)单板压降不大于700Pa。设计内容:1.确定塔高,塔径。2.塔板液流型式的选择和设计:包括溢流装置的设计(降液管,溢流堰,受液盘和底隙),塔板和塔板布置,浮阀数的确定和排列等。塔板流动性能的检验:液沫夹带校核,塔板阻力计算和校核,溢流液泛校核,液体在降液管停留时间校核,严重漏液校核等。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完成总设备图一张。完成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15页以上)。(b)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5000kg/h(含苯40%,质量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1.5%,塔顶馏出液含苯为97%,R为最小回流比的1.3倍。(c)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5000kg/h(含苯42%,质量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2%,塔顶馏出液含苯为97%,R为最小回流比的1.3倍。(d)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5000kg/h(含苯40%,质量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1%,塔顶馏出液含苯为97.1%,R为最小回流比的1.4倍。(e)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5000kg/h(含苯40%,质量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2%,塔顶馏出液含苯为98%,R为最小回流比的1.3倍。(f)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5500kg/h(含苯42%,质量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2%,塔顶馏出液含苯为97.1%,R为最小回流比的1.3倍。筛板塔工艺设计(6人)主要参数:常压操作,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含苯40%,摩尔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2%,塔顶馏出液苯为98%。产量为5000kg/h.。R为最小回流比的1.3倍。总板效率为60%。按塔顶第一块板的条件进行计算:操作压力为常压,操作温度80℃,气相密度ρV=2.69kg/m3,液相密度ρL=694kg/m3,液相表面张力σ=21mN/m.。单板压降不大于700Pa。设计内容:1.确定塔高,塔径。2.塔板液流型式的选择和设计:包括溢流装置的设计(降液管,溢流堰,受液盘和底隙),塔板和塔板布置,筛孔数的确定和排列等。3塔板流动性能的检验:液沫夹带校核,塔板阻力计算和校核,溢流液泛校核,液体在降液管停留时间校核,严重漏液校核等。4.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5.完成总设备图一张。6.完成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15页以上)。(b)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含苯40%,摩尔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1%,塔顶馏出液苯为97%。产量为5000kg/h.。(c)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含苯40%,摩尔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2%,塔顶馏出液苯为98%。产量为5000kg/h.。(d)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含苯40%,摩尔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1.5%,塔顶馏出液苯为98%。产量为5000kg/h.。(e)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含苯44%,摩尔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2%,塔顶馏出液苯为97%。产量为5000kg/h.。(f)混合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含苯42%,摩尔分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苯不大于2%,塔顶馏出液苯为97%。产量为5000kg/h.。浮阀塔工艺设计(7人)主要参数:常压操作,分离甲醇和水溶液,饱和液体进料,进料量280kmol/h,(含甲醇40%,摩尔数,以下同),要求釜液中含甲醇不大于2%,塔顶馏出液甲醇为98%。操作回流比取为1.34时,总板效率为60%。按塔顶第一块板的条件进行计算:上升蒸气的平均密度ρV=1.13kg/m3,下降液体的平均密度为ρL=801.5kg/m3,下降液体的平均表面张力σ=20.1mN/m。单板压降不大于700Pa。(平衡数据见P268-12旧书)设计内容:1.确定塔高,塔径。2.塔板液流型式的选择和设计:包括溢流装置的设计(降液管,溢流堰,受液盘和底隙),塔板和塔板布置,浮阀数的确定和排列等。3.塔板流动性能的检验:液沫夹带校核,塔板阻力计算和校核,溢流液泛校核,液体在降液管停留时间校核,严重漏液校核等。4.绘制塔板负荷性能图。5.完成总设备图一张。6.完成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15页以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