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9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程序9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程序9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程序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程序一目的规范本公司两化融合实施评估与诊断工作中,各部门的职责以及主要工作流程.二范围本控制程序适用于对公司所有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的管理。三职责3。1XXX部负责建立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按要求对两化融合信息安全进行管理。3.2公司各部门根据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管理程序要求操作.四内容4.1计算机设备管理4.1.1计算机的使用部门要保持清洁、安全、良好的计算机设备工作环境,禁止在计算机应用环境中放置易燃、易爆、强腐蚀、强磁性等有害计算机设备安全的物品.4.1。2非本公司技术人员对我公司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4。1。3严格遵守计算机设备使用、开机、关机等安全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任何人不允许带电插拨计算机外部设备接口,计算机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电脑负责部门报告,不允许私自处理或找非公司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及操作.4。2操作用户安全管理4。2.1操作用户是进入各类应用系统进行业务操作、分级对数据存取进行控制的用户身份。操作用户分为系统管理用户和一般操作用户。用户的设置根据不同应用系统的要求及岗位职责而设置。4.2.2系统管理操作用户的设置与管理:4.2。2.1系统管理操作用户必须经过经营管理者授权取得;4。2。2。2系统管理员负责各项应用系统的环境生成、维护,负责一般操作用户的生成和维护,负责故障恢复等管理及维护;4.2.2.3系统管理员对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整理、故障恢复等操作,必须有其上级授权;4。2。2。4系统管理员不得使用他人操作用户进行业务操作;4.2。2。5系统管理员调离岗位,上级管理员(或相关负责人)应及时注销其用户并生成新的系统管理员用户.4.2。3一般操作代码的设置与管理:4。2.3.1一般操作码由系统管理员根据各类应用系统操作要求生成,应按每操作用户一码设置;4。2。3。2操作员不得使用他人代码进行业务操作;4。2。3。3操作员调离岗位,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注销其代码并生成新的操作员代码。4.3密码与权限管理4。3。1密码设置应具有安全性、保密性,不能使用简单的代码和标记。密码是保护系统和数据安全的控制代码,也是保护用户自身权益的控制代码。密码分设为用户密码和操作密码,用户密码是登录系统时所设的密码,操作密码是进入各应用系统的操作员密码。密码设置不应是名字、生日,重复、顺序、规律数字等容易猜测的数字和字符串。4。3。2密码应定期修改,间隔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或怀疑密码遗失或泄漏应立即修改,并在相应登记簿记录用户名、修改时间、修改人等内容。4.3。3服务器、路由器等重要设备的超级用户密码由运行机构负责人指定专人(不参与系统开发和维护的人员)设置和管理,并由密码设置人员将密码交给密码管理人员存档并登记。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启用封存的密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意,由密码使用人员向密码管理人员索取,使用完毕后,须立即更改并封存,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4.3。4系统维护用户的密码应至少由两人共同设置、保管和使用。4。3。5有关密码授权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有关部门负责人须指定专人接替并对密码立即修改或用户删除,同时在“密码管理登记簿”中登记。4。4数据安全管理4。4。1存放备份数据的介质必须具有明确的标识.备份数据必须异地存放,并明确落实异地备份数据的管理职责。4。4。2注意计算机重要信息资料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存放、运输安全和保密管理,保证存储介质的物理安全。4。4.3任何非应用性业务数据的使用及存放数据的设备或介质的调拨、转让、废弃或销毁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逐级审批,以保证备份数据安全完整。4。4。4数据恢复前,必须对原环境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有用数据的丢失。数据恢复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数据恢复手册执行,出现问题时由技术部门进行现场技术支持。数据恢复后,必须进行验证、确认,确保数据恢复的完整性和可用性.4.4.5数据清理前必须对数据进行备份,在确认备份正确后方可进行清理操作。历次清理前的备份数据要根据备份策略进行定期保存或永久保存,并确保可以随时使用。数据清理的实施应避开业务高峰期,避免对联机业务运行造成影响。4。4.6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数据管理部门需与相关部门制定转存方案,根据转存方案和查询使用方法要在介质有效期内进行转存,防止存储介质过期失效,通过有效的查询、使用方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转存的数据必须有详细的文档记录。4。4.7非本公司技术人员对本公司的设备、系统等进行维修、维护时,必须由本公司相关技术人员现场全程监督。计算机设备送外维修,须经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