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修改版)全文.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4.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修改版)全文.pdf

2012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最新修改版)全文.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1版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局部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开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开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根底,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开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根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开展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根底课程,具有根底性、普及性和开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开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根底。二、课程根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开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历,处理好直接经历与间接经历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承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开展水平和已有的经历为根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根本的数学活动经历。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学习和改良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5.信息技术的开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良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三、课程设计思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表达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历,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按以上思路具体设计如下。〔一〕学段划分为了表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统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开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二〕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