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高三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单选题1、X、Y、Z、V、W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的原子半径最大,Z的单质在W的单质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五种元素可以组成一种有机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与W形成的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B.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V>W>ZC.热稳定性:X与V组成的二元化合物>X与W组成的二元化合物D.V与W所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答案:B解析:X、Y、Z、V、W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的原子半径最大,Z的单质在W的单质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结合有机盐结构可知,Z为Na,从有机盐的结构可知,X形成单键,Y形成4根键,则Y为C,X为H,V和W也形成单键,整个阴离子带一个负电荷,则V和W有一个通过共用一个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而另一个通过共用一个电子对以及得到一个电子从而达到稳定结构,则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和7,V和W分别是S和Cl。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Y、Z、V、W五种短周期元素分别是H、C、Na、S和Cl,则1A.X和W形成的分子为HCl,H原子满足2电子稳定结构,A错误;B.电子层数越多,简单微粒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简单离子半径越大,则微粒半径排序为:V(S2-)>W(Cl-)>Z(Na+),B正确;C.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左到右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差,X与V组成的二元化合物(H2S)的稳定性弱于X和W组成的二元化合物(HCl),C错误;D.S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之一亚硫酸,Cl元素所形成的含氧酸之一次氯酸均为弱酸,D错误。答案选B。2、辽宁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皮影戏、满族刺绣、阜新玛瑙雕、蒸馏酒传统酿造技术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皮影戏中用到的兽皮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B.满族刺绣中使用的棉布原料属于多糖C.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蒸馏酒酿造过程中无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A.兽皮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误;B.棉布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B正确;C.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硅酸盐,C错误;D.蒸馏酒酿造过程中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下转变为乙醇和CO2,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选B。3、铁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中一类重要的物质。下列关于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A.采用将FeCl3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制备FeCl3固体2+B.保存FeCl2溶液常常加一些铁粉,其目的是抑制Fe水解3++-2+C.25℃时,pH=0的溶液中,Al、NH4、NO3、Fe可以大量共存2+D.Fe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时,Fe表现还原性答案:D解析:A.加热促进金属阳离子的水解,且生成盐酸易挥发,采用将FeCl3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不能制备FeCl3固体,应在HCl气流中蒸发,故A错误;2+B.亚铁离子易被氧化为铁离子,保存FeCl2溶液常常加一些铁粉,其目的是防止Fe被氧化,故B错误;+−2+C.pH=0的溶液显酸性,H、NO3、Fe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故C错误;2++3+2+D.亚铁离子可被过氧化氢氧化,发生离子反应为2Fe+H2O2+2H=2Fe+2H2O,Fe表现还原性,故D正确;故选D。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氨水:Na、K、OH、NO32++−2−B.0.1mol/L盐酸:Cu、K、NO3、SO3++−-C.0.1mol/LKMnO4溶液:NH4、Na、NO3、I+2+-2−D.0.1mol/LAgNO3溶液:NH4、Mg、Cl、SO4答案:A解析:A.在0.1mol/L氨水中,四种离子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B.在0.1mol/L盐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氢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不共存,且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有强氧化性,3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B错误;C.高锰酸根离子有强氧化性,碘离子有还原性,两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在0.1mol/L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可以与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硫酸银沉淀,不能共存,D错误;答案选A。5、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Cl2480∼530℃聚合乙烯→1,2-二氯乙烷→氯乙烯→聚氯乙烯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H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