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检测题说明:.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I-127O-16Ca-40C-12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某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由锂(Li)、钴(Co)和氧元素组成,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3、-2,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A、LiCoOB、LiCoO2C、LiCoO3D、LiCoO4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焚烧大量秸杆B.焚烧垃圾发电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D.使用可降解塑料4.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过滤C.静置沉淀D.吸附沉淀5.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B.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个碳原子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D.“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6.“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7.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B.相对原子质量为2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8.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下表是不同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剧烈反应时的温度:氧化物剧烈反应的温度/℃氧化铁490氧化铝540氧化铜350)氧化镁546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A.氧化铁B.氧化铝C.氧化铜D.氧化镁9.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制备()A.HBrB.CaOC.H2D.Hg10.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世界气候大会。各国共同协商对策,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下列气体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A.甲烷B.臭氧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11.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1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示)。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A.⑤④①③②B.④⑤①②③C.④⑤①③②D.⑤④①②③12.原子序数在1~18之间的四种元素甲、乙、丙、丁,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3,甲、乙和丙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相邻元素,则丁可能是()A.氮B.氯C.氧D.铍13.1~18号元素中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的第三层有6个电子,Z元素的第二层也有6个电子,在化合物中只有Z元素的化合价为负。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YZ4)B.X2YZ3C.X3YZ4D.XYZ314.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0分。)15、(3分)右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填“纯净物”、(1)反应后的物质是“混合物”。)(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分)(3《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⑴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一,“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⑵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被烧的原因是。⑶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使火势烧得更旺。17.(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1)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2)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炭黑;收集镁条燃烧后的固体粉末于燃烧匙中,将其放于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并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燃烧匙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固体粉末含碳元素。你认为该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18.分)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2(1)由该实验得,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①;②。(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19.(6分)2008年9月27日,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