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中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参考方案关于中学心理健康工作的参考方案2022-02-2213:00:01小编:admin一、整体构想根据高中教育的具体情况,从两项基础性活动着手,以多项延展性活动相配合,全方位的开展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两项基础:心理咨询和心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性活动,这两项活动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可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延展活动: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两项基础性活动的同时,以多项延展性活动相配合,活动形式多,涉及面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专题心理讲座2)心育主题班会3)心理教育网站4)心理广播栏目5)校报刊心理栏目6)教师心理指导7)家校通心理知识宣传等等二、具体操作:1、必须设立专门的领导和组织机构。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外求得专家的帮助,对内建立一支以学校领导为中心,以心理教育辅导老师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心理教育队伍。2、开设课程是普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本的形式。针对学校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情境设计主体式讨论、课堂即兴小品表演、游戏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将深刻的内涵寓于其中,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开拓进取,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a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适应时代要求,从具体情况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课表。通过每周0.5-1课时的课堂教学,比较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介绍心理科学知识,扫除“心盲”,指导学生提高素质,发挥潜能。为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避免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我们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过程中,遵循“心理教育活动”的概念,通过各种活动全方位的开展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b心育课的任务实践任务:优化学生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倡导求助意识,促其全面发展。理论任务:在实践领域内,为中学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原始素材,为教育心理学分析提供事实依据,促进学校心理服务体系理论的完善。c主要教学内容1)了解性单元:健康知识、心理特点、各种心理品质等的认知。2)发展性单元:发展智力品质(诸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培养学生的面对现实生活所需的基本生存能力(诸如应试心理、耐挫能力、交际能力等等)3)预防性单元:培养良好个性品质,及时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主动寻求帮助的意识。4)解惑性单元:就教学和咨询过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解除心理困惑的方法途径。如新生进校后面临着重塑自我的心理调适过程。5)测验性单元:为了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更为较合理地评估心理教育的成效,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和标准化测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测评。6)活动性单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各方面条件设计开展角色扮演心理互助、智力开发等心育活动,创设情境,提供条件,使心育活动的原理逐步内化为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高一年级:新生新环境适应性教育,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学会自理生活,学会与人正确交往,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开展礼仪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完善个性,健全人格,培养责任心,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正确认知,提高是非辨别能力,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关心他人、懂得感恩、有爱心、有责任心等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帮助。对高一新生进行适应方面的测量、综合素质调查。高二年级: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文理分科后的学习生活,排除学习中不合理的忧虑,正确归因,增强自信心。加强理想教育,感恩教育,健康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完善个性,健全人格,培养良好性格。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培养责任心,学会自律。正确认知,提高是非辨别能力,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健康的幸福观和乐观向上的积极心理。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帮助。高三年级:关注学生的考试压力,进行高考准备心态调查,帮助他们自我减压,指导学生学会心理自我调适,掌握几种身心调试法。进一步加强理想教育,责任感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认识自我价值,关心国家命运,具有使命感,作出升学的最佳选择。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敢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具有进取精神,塑造完美的人格。做好高三学生临考前的心理疏导工作。d课堂教学策略课堂教学以自主发展策略和调适指导策略为主。策略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心理素质。策略操作要点:一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设计要考虑怎样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并激发学生参与心育活动的积极性。二要学生自我评价。课堂教学重在启发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为自我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