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定稿).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3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说课(定稿).ppt

说课(定稿).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十二课一、本课地位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这条道路的探索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无论是它的历史地位还是现实意义,都非常重要。二、本课课标三、教材分析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难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解。四、学情分析1.学生基础较差,对史料掌握较少。2.学生对单纯的理论讲解不感兴趣。3.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涉及很多经济专业术语,估计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五、教材处理1、用人物作为线索,贯穿课堂,多谈相关人物轶事。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他们也比较喜欢人物故事。2、将涉及到政治课程的内容融合本课程来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科大综合题的思考方式。3、在讲本课的同时,适当提及国际局面及中共各次会议,有利于开发学生对历史纵横知识结构的认识。六、教法学法1.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集中体现在“导”上,即学习兴趣的诱导,探究问题的点拨,教材难点的讲解,知识体系的归纳等。2.教法上,以人物为线索,对教材重新整合;利用影视资料,用事实说话,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3.学法上,主要是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感受,自己去阅读思考,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4.教学思路:通过互动及播放图片、视频资料等,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学生感受,教师设疑,引发学生主动性地思考。七、教学过程股票设问:①近代中国最早的股票出现在什么时候?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段时期内并无股票,直至1984年11月才又开始出现,为什么在那一段时期内不存在股票?(教师讲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投影显示表格,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讨论------辩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两种经济体制各有优缺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束缚越来越严重,对经济发展非常不利。所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设问: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一转变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引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播放视频——《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剪辑》教师讲述:中共党的历次会议,与学生一同分析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如何经过了共产党内部斗争而得以召开。学生看教材,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设问: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内容及意义?②如何理解转折?(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设问:假如你是一名改革的策划者,你是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还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先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总结:运用政治学原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得出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向全国;唱过去,泥巴门,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唱现在,住瓦房,吃细粮,电视沙发西式床,还有余钱存银行。唱过去,一愁吃,二愁穿,三愁欠债还不完,四愁儿子光棍汉;唱现在,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设问:严宏昌为什么要冒着杀头坐牢的风险实行大包干?建国后农村经过了哪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哪些成就?有何意义?(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放映案例两侧案例一: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案例二: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只有一墙之隔,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设问:如何增强企业的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有哪些?有何意义?放映显示表格: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由师生共同完成)设问:无论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具有深远的意义。那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及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教师补充邓小平南巡的背景。播放邓小平南巡的影视剪辑设问: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前,我国改革开放面临着怎样的国内外形势?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