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采煤队安全工作总结采煤队安全工作总结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想必我们需要写好工作总结了。那么你有了解过工作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采煤队安全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采煤队安全工作总结1一、安全标准化生产情况二月采煤队在060403工作面生产割煤52刀,工作面平均推进31m,生产原煤18000吨煤,其中工作面中部(80m处)断层断距较大,为减小断层带坡度影响工作面生产,工作面对80—95m范围进行打眼、放炮破顶,留底煤推进,二月工作面出矸约1120方。二、检修工程本月工作面通过构造区域期间,设备磨损、更换频繁,尤其是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水葫芦、刮板、溜槽、过渡槽,采煤队严格按照《030403综采作业规程》规定,大型设备起吊、设备更换等规定,安全、到位的更换了各件磨损设备。三、质量标准化工作本月采煤队通过了公司内部组织的多次质量标准化检查工作,各项检查均达到了一级标准。对标准化检查中查出的问题,采煤队积极组织整改工作,查出的24条问题以全部处理。四、标准化工程1、二月采煤队正常组织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洗巷作业。2、更换破碎超前支护钢丝绳。3、注射矿用煤岩体加固剂维护顶板破碎区域。4、更换工作面照明线。五、安全教育1、二月份采煤队继续落实“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的工作,组织学习了采煤队各岗位的操作要领、手指口述及各岗位的事故案例,并进行了摸底抽查,全体员工以基本熟悉各自岗位的`工作要领,基本熟悉各岗位的设备调试工作,尤其是在支架、溜槽、采煤机出现问题后,他们能够积极组织员工进行检修、更换,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顺利生产。2、二月份采煤队在“查隐患,反三违”活动中,共查出隐患22起,都以现场处理。六、三月工作计划1、加强安全生产组织,完成安全生产任务。2、加强各岗位及负责区域内设备检修,尤其是机电设备的检查。3、加强工作面推进方向管理,调整串架现象。4、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及事故案例的学习教育。5、加强工作面的工业卫生管理及进回风洗巷内容。采煤队安全工作总结220xx年以来,我队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指令,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强化现场管理为重点,以强化职工教育为突破口,狠抓采面质量标准化工作,狠抓现场监督检查,狠抓区队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营造安全氛围,实现了区队全年安全生产。现就xx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如下:一.安全生产平稳发展今年,我队干部职工按照集团公司及我矿安全管理相关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坚持以管理为重点,以现场为阵地,以培训为手段,以提高职工安全素质为中心的原则,扎实地搞好安全工作。一是狠抓职工安全思想教育,教育职工在安全生产上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企业负责,牢固树立“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实施安全意识、知识、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生产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抓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安全责任的落实,营造了一个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围。三是以现场管理为重点,围绕现场抓管理,围绕问题抓整改,管理干部以现场为阵地,发扬“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使各项安全工作做到有目标、有安排、有措施、有奖惩。重点抓好采面顶板、端头支护、上下拐头土袋墙、煤层注水、一通三防等重点工作的管理,有效地改善了作业环境。四是加大反“三违“力度,对在工作中违章操作的职工,经批评教育不改者,停工反思,及时清除各种安全隐患,有效地遏止了“三违”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全队安全生产。二.采面质量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认真执行质量标准化标准,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夯实标准化基础工作,以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严格要求各生产班组按质量标准进行作业,作业人员从支柱角度,质量、支架结构及浮煤的清扫,每一道工序必须现场立即整改,直到达到质量要求,从根本上消灭不合格品。同时,加大动态下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力度,在各生产班组进行工程质量自检、互检、专人检查工作,验收员对各班组进行质量验收,第二天在班前会上公开考核,对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人,按责任大小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由于采取了严格的`质量管理,杜绝了采面质量验收走过场、检查留死角、考核看关系的现象,全面提高了采面工程质量和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强化培训,提高职工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我们结合本队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加强教育培训,夯实安全工作基础。在安全教育培训上,我队坚持以人为本,以现场为阵地,以管理为重点,注意引导职工从思想上,行为上提高控制不安全因素能力。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职工“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