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23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3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大纲.doc

2003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大纲.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大纲教育学部分总要求1、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把握当前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2、识记教育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对教育学体系中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发展状况;教育的本质、智能和规律;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师和学生;教学理论和时间;德育理论和实践;班主任工作;课外校外教育等有较全面准确的理解和认识。3、能运用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显示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教育和教学实践问题的初步能力。复习考试内容一、绪论【要求】1.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2.了解教育学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教育家及其代表作。(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2.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既有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1)区别: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都需要制定出来,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根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显示状况和需要制定出来的,反应教育的客观规律。(2)联系: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改造教育规律,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不能等同,。因此,教育学虽然也阐明了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经验会变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他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二)教育学的发展概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1)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思孟学派的《学记》(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主要阐述了教学制度、考查要求、德育规范以及教育管理的原理、原则等问题;(2)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表述了把人培养成哲学家、军人和平民的思想。(3)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主要阐述了分班教学、交替学习、反对体罚等思想。特点:(1)没有形成理论体系(2)理论抽象层次较低(3)教育内容多为生产生活经验(4)教育方式为口耳相授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资本主义社会)(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主要论述了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论证了班级授课制;提出了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迅捷性等教学原则;强调了教师的作用。(2)(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多学科。包括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品格之道德力量四个部分。其中的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强调教学的教育学;提出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3)(美)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提出了中心概念“经验”,。他提出了“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思想,并认为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和以经验为中心。(4)《英>斯宾塞的《教育论》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导人们怎么生活。(5)德国学者梅伊曼、拉伊首先提出了“实验教育学”、(6)(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特点: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1)(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是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2)我国杨贤江的化名李浩吾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本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论述教育的著作。特点:(1)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教育学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流派(3)教育学不断分化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1)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