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是浩****32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004、9)第I卷(42分)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自诩xǔ花蕊ruǐ椽chuán子芸芸yún众生B.记载zài否pǐ泰哺pǔ育长歌当dàng哭C.蹊qī跷纤qiān维虐nüè杀忧心忡忡zhǒngD.尴尬gà奄yān奄分泌bì分道扬镳biāo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笨拙罢黜缚药相形见绌穿流不息B.聘用驰骋蒙蔽原形毕露瞠目结舌C.暮霭和蔼挂彩没精打采墨守成规D.暧昧倾泻催毁计日程功民声凋敝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真美啊,东华的校园!B.不管怎么说,这几年经济发展是快的。C.“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D.“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B.中国传统的经济方式是农业,农民安土重迁,不肯轻易背井离乡。C.叫一个堂堂的大学生写个什么报告、总结的,那简直是白驹过隙,易如反掌。D.这篇杂文虽然短小,但观点鲜明,力透纸背,鞭辟入里,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A.小王和小李的爸爸到学校里来了。B.坚持做眼保健操,可以预防眼睛不近视。C.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属于综合性博览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每次会期6个月。D.通过大家的帮助,他端正了决心,表示要好好学习。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是①随着人口的高速增长以及人类消费水平的提高,人类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越来越多的资源。②这样,人类不断扩大的需求与有限的资源之间便产生了尖锐的冲突。③然而,人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的能力是有限的。④这些资源都需要从环境中获取。⑤人在一生中,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源,如水、空气、土地、能源等。A.⑤④①③②B.①④⑤③②C.⑤③④①②D.⑤②①④③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桥的运动桥是种固定建筑物,一经造成,便屹立大地,可以千载不移,把它当作地面标志,应当是再准确不过的。《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尾生(人名)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他们所以约定在桥下相会,就因为桥是不会动的,但是,这里所谓不动,是指大动而言,至于小动、微动,它却和万物一样,是持续不断、分秒不停的。车在桥上过,它的重量就使桥身变形,从平直的桥身变为弯曲的桥身,就同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弯一样。板凳的腿,因为板的压迫,也要变形,如果这腿是有弹簧的,就可看出,这腿是被压短了。桥身的两头是桥墩,桥上不断行车,桥墩就像板凳腿一样,也要被压短而变形。把板凳放在泥土上,坐上人,板凳腿就把人的重量传到泥土中,使泥土发生变形。桥墩也同样使下面的基础变形。桥身的变形表示桥上的重量传递给桥墩了,桥墩的变形表示桥身上的重量传递给基础上,基础的变形表示桥墩上的重量传递给桥下的土地了。通过桥身、桥墩和基础的变形,桥上的一切重量就都逐层传递,最后到达桥下的土地中,桥上的重量终为地下的抵抗所平衡。物体所以能变形,是由于内部分子的位置有变动,也就是由于分子的运动。车在桥上高速行驶时,使桥梁整体发生震动。此外,桥还受气候变化的侵袭。在狂风暴雨中,桥是要摆动或扭动的;就是在冷暖不均、温度有升降时,桥也要伸缩,形成蠕动。桥墩在水中,经常受水流的压迫和风浪的打击,就有摇动、转动和滑动的倾向而在地基中发生移动。此外,遇到地震,全桥还会受到水平方向和由下而上的推动。所有以上种种的动而引起的桥的变形,加上桥上重量和桥本身重量所引起的变形,构成全桥各部的总变形。任何一点的变形,就是那里的分子运动的综合表现。桥是固定建筑物,所谓固定就是不在空间有走动,不像车船行走。但是,天地间没有完全固定的东西,桥的平衡只能是瞬间现象,它仍是桥的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桥的运动是桥的存在形式。根据文意,对“桥是不会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桥不会移动,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B.桥在有重车疾驰、巨浪冲击时是岿然不动的。C.桥上无车无人,只有本身重量时,它不发生变形。D.桥小动、微动不止,但人们察觉不出桥在空间的变化。8、文中用“人坐板凳”的比喻,要说明的一项是A.桥是有一定承载量的,超过承载量就要引起变形。B.建筑桥梁要保证质量,所用材料要符合科学的弹性系数。C.车在桥上驶过时,桥上的一切重量逐层传递到桥下土地中。D.桥像板凳,桥墩像板凳腿,所以桥能承重。9、下列对桥的运动的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