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墨子的管理思想一、墨子的思想墨子是一个代表小生产者、普通老百姓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他也想追求社会的和谐。但他是从小生产者、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考虑如何追求社会和谐的。通过学习墨子的管理思想,可以为领导者、管理者了解下属、了解员工提供帮助。1、墨子的人性观讲到管理,就要谈到对人的看法,儒墨道法各家没有不讲人性的。孔子讲“性相近也”,孟子讲“人性善”,荀子讲“人性恶”,都是在说对人的看法。管理从形式上来讲,是人、财、物的协调,从本质上看则是对人的管理,因为财、物是受人支配的,所以管理的关键是管人,而管人的关键是管心。但是心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孟子有孟子的看法,荀子有荀子的看法,法家有法家的看法,道家有道家的看法,墨家也有自己的看法。墨子认为动物都是依靠本能而生存的,而人不一样,人是“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墨子·非乐》)。意思是,人和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劳动,人能通过劳动得到财富。动物不行,动物只能获取大自然的果实,而人可以通过劳动、加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基于此,墨子主张“劳而后获”,坚决反对不劳而获,对那些侵吞他人、集体、国家财务者,坚决地给予道义上的谴责和法律上的制裁。在“劳而后获”这点上,儒家和墨家是一致的。孔子说:“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论语·卫灵公》)这是讲官员在侍奉君主时,要谨慎认真地工作,把拿俸禄的事放在后面。儒家和墨家的不同不在于对劳动的看法方面,而在于分配方面。儒家主张有差别、有等级地分配,墨家主张无差别、无等级地平均分配。墨子的义利观所谓义利观,是指如何处理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一套准则。法家有法家的义利观,道家有道家的义利观,儒家有儒家的义利观,墨家也有自己的义利观。墨家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原则是六个字——“兼相爱,交相利”,就是说,你对自己的东西特别珍惜,那么也要珍惜别人的东西,你不能侵吞别人的东西为己有。既要尊重自己的产权,也要尊重别人的产权。再讲一下墨子的“义”与孔子的“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在墨子看来,“利”指国家、人民的利益。墨子总讲利。“义”的对立面:“亏人自利”注:墨子口不离利,最反对“亏人自利”。在墨子的心目中,“利”是天下之公利,所谓“义”就是“兼相爱,交相利”,为天下之公利,而不是个人的私利而奋斗。标准:三表A、与古帝王之说是否一效。B、老百姓是否得到利益。C、国家是否得到利益。在关于“义”的问题上,孔子强调既要自己富,也要别人富。孔子不但不反对求富逐利,而且认为不求富贵才是可耻的。他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墨子的“义”则更多地强调天下的功利,认为利于人的就是义,不利于人的就是不义,有比较浓厚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色彩。墨子的偶像是大禹,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那么,又该如何理解墨子的“口不离利”,孔子的“罕言利”(《论语·子罕》)以及孟子的“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有人说还是墨子实在,孔子和孟子太虚伪。话不能这么讲,他们是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他们的不同行为方式是受到本阶级的生存状况和生产状况的限制而产生的。在农村,人们见了面,经常讲“吃了吗”,“挣多少钱”。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物质上还没有得到相当的满足,更追求物质。在发达的城市里,人们见了面,往往是说“你好”,“对不起”这些话。他们讲不讲钱?也讲,但至少公开的场合上很少讲。你起码能从他的话里边感受到,他们物质生活很满足,追去精神生活;眼前利益满足,追去长远利益。显然这是不同的生活状况、生产状况所导致的人的行为的差别。墨子为什么“口不离利”?因为他代表着劳动阶层的利益。劳动者多是小生产者,资产规模小,强调如何扩大自己的资产规模,当要“口不离利”。孔子、孟子代表着职业官员、职业经理人的利益,由于领导的岗位不是具体地创造财富,而是制定合适的政策、制度并通过这个杠杆,让别人高兴,让别人高兴了,能够努力地工作,上交一定的利润,他们也就富裕了。假如领导总是讲利益,那就有问题了。你有权力,又对利益那么感兴趣,自然倾向于利用手中的权力修改政策,将别人的利益据为己有。不能说儒家虚伪,只是不同阶级的思想家,站在本阶级的立场上提出来的或者体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有所不同。那么如何证明一个人的行为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呢?墨子提出三个标准,也叫“三表”,即一是看与古帝王之说是否一致。古帝王之说往往反映社会的长远利益,因为古帝王往往就是这个时代、社会的集中代表与体现,与古帝王之说是否一致,反映了是否代表了社会的长远利益。二是看老百姓是否得到利益。三是看国家是否得到利益。这说明做领导人都应代表人民的利益,只有人民高兴了,国家才能兴旺。墨子非常强调“义”,“不义不富,不义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