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汇编8篇.docx
上传人:建英****66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汇编8篇.docx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汇编8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汇编8篇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目标:1、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2、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训练学生,使学生了解掌握购物讲价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难点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创设真实的购物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如何购物讲价。课前准备:教师:各种商品,商店标牌等。学生:文具、玩具、日用品、食品,果蔬等道具。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改变身份,引生入境。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不光来上课,还要向大家推荐我们学校校办工厂的一种书包,美观大方,使用方便,原价50元,今天第一次跟同学见面,优惠价40元,怎么样,想买的同学请举手。(教师可走到学生中间,激发学生购买,引导学生还价!)(点评:通过教师改变身份,设计情景,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互动,从而激发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明白购物讲价的重要性。学生当时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2、因势利导,引出课题。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买的价格不同,问:为什么同样的东西,有的同学买的要便宜得多呢?(讨价还价)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本领。师板书课题,生打开课本。二、联系生活,获取经验。1、联系生活。师:刚才老师设计了一个情景,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还价的重要性。其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日常生活中买东西还价的机会非常多。同学们,你们跟家里人一起或自己买过东西吗?想一想怎样还价的?(也可让学生看课本或从刚才的情景中领悟方法,可先同桌互说。)(点评: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生活经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讨价还价经验,运用于课堂之中。)2、学生发言,介绍经验,教师概括提炼。3、师:老师把大家介绍的方法总结成了还价宝典,请看大屏幕,指名朗读。4、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用这些方法进行实战演习。三、自由结合,摸拟训练。1、师:在练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练习的注意事项,指名朗读。2、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把教室当成申泰大市场,把你的课桌当柜台,请同学们自由组合,分别扮演卖家和买家,看谁最会卖,看谁最会买。等一会儿老师请同学们到台上来表演,谁演得最好,老师的书包就做为奖品送给他。(点评:教师再次创设购物情景,使学生进行购物实践来训练刚才学到的还价方法。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卖家叫卖,使出看家本领,买家使出浑身解数讨价还价,有买有卖,气氛热烈。)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身份、讲价方法。教师也可让学生把同类商品合到一块儿,分成几个小商店)四、边演边评,锻炼能力。1、师:有句俗话叫“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到台上来表演,看看到底是卖家精还是买方精。请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表演的同学哪儿演得好,用了什么方法还价。2、学生分组上台表演,教师相机点拔。(人物、语言、神态、动作、还价方法,交易情况)3、学生点评优点及不足,教师应提醒其他同学学习和借鉴,对点评的学生及时表扬,提高学生听说的积极性(点评: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训练,是师生互动过程,它包括听与说两个环节,在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听力,注意倾听别人发言,还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注重多元评价,把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的评价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五、总结评价,归纳方法。1、同学们,你们认为刚才哪一位同学演得更好?(生不评师评,若有分歧可让学生举手表决。)2、刚才他们用了哪些方法呢?你还知道其它方法吗?3、小结:我们在学习中不光要学到文化知识,还要学会生存的本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花最少的钱买到自己喜爱的商品。(点评: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把购物讲价和学生学会生存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育观。)教学设计方案篇2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教育学生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要急于求成。2、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3、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并口头联系实际学习、生活谈感想。教学难点: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并口头联系实际学习、生活谈感想。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板书课题:揠苗助长齐读课题。2、这则寓言的作者是孟子,他和孔子一样都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3、“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揠”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1、自读课文,思考:(1)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指名回答。(这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2、教学第一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