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应急演练方案应急演练方案篇1一、演练目的:让班组长、电极壳制作、精加工人员熟悉模具压到手指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和注意事项,并要熟悉事故报告程序。二、演练方式:电极壳制作休息室内。三、参与演练人员:电极壳制作、精加工所有人员。四、演练组织机构:总指挥:郑远水副总指挥:李旺指挥长:刘正云五、台面布置:电极壳岗位、精加工岗位和指挥台。六、演练过程:演练开始前各就各位。演练开始,在操作过程中,模具是所需要更换的,需要多位员工配合方可更换,当B、C员工抬起模具时,由于无法吊运,需要垫一块方木,A员工则随意找一块短的方木进行垫在模具下面。由于B、C抬模具用的是圆钢筋,而模自身就有一定的重量,抬到一定高度就会滑动,正好A员工将方木放在模具里面时,模具与圆钢筋间滑动,使模具往下坠从而往下压到A员工手指,此时立即D、E员工将模具同时抬起,当看到A员工手指受伤后,F员工就立即向指挥长报告,指挥长逐级向副总指挥报告,副总指挥又立即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收到报告以后,总指挥负责救援方案,副总指挥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援,指挥长负责急救方法以及通讯设施的'联系,G员工则为伤者指出明确的安全通道,将伤者外送就医。(演练结束)总指挥对演练进行总结。七、演练方案编订时间:20xx年11月5日。应急演练方案篇2校园安全必须作为头等重要的事情来抓。冬季是火灾等各类自然性灾害高发的季节,为了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提高学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逃生自救的`能力和本领,防患于未然。学校计划以《上海市中小校学生生命教育纲要》为指导,结合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开展“关注生命质量,提高互助自救能力”为主题,以人员疏散、灭火技能演练为内容的模拟消防安全演练活动。现将演练方案制订如下:一、时间、地点:演练时间:20xx年10月31日下午1:20地点:三牌楼路58号,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校区二、组织领导:总指导:现场指挥:消防官兵:三、参加对象:光明初中全校师生四、场景:1、校园消防演习横幅、消防安全宣传标语,营造演习宣传气氛;2、学生在第1、4教学楼各班教室。教师在各自工作岗位。五、组织实施安排:(一)组织准备工作:1、消防器械准备光明初中:灭火器豫园警署:烟雾弹,演习用燃烧筒等黄浦消防支队:演示用消防车;救生绳等2、人员组织工作:光明初中:学生组织动员(班主任)教职工组织动员(工会、校办)现场主持解说(大队部)黄浦消防支队:参演官兵现场主持解说(二)学生逃生演习1、20xx.10.27上午班主任会议班主任消防演习组织工作动员会2、20xx.10.31上午7:30——7:50班主任进行班级安全教育,逃生方法指导3、20xx.10.31下午1:20点正,黄浦消防支队参演官兵做消防安全教育,逃生方法指导教育4、20xx.10.31下午1:30点正消防总指挥宣布消防演习开始。(民警甲施放烟雾弹,烟雾从学校教学楼外向上蔓延。)5、学生被烟雾和火势围困……,教学楼警铃在校园响起……,学校广播响起……,(1)学生在班主任带领下按照学校“紧急情况疏散预案”的要求,有序地以最快速度疏散到安全规定地点--操场;(2)自救逃生、室外施救和警戒同时展开(3)消防员拿救火绳从楼梯上三楼,自北窗实施营救,教师接应。(三)消防安全技能指导1、消防安全知识教育2、消防逃生方法、途径教导3、灭火器种类及使用指导4、师生消防灭火实践(四)红十字救助技能指导1、伤病包扎技能演示2、包扎操作要领指导六、演练活动要求:1、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和各位老师迅速组织全校学生疏散,并指挥好楼梯口疏散,班主任及当时任课的教师负责组织本班学生疏散。2、具体疏散工作安排:(1)楼梯口疏散指挥员安排(见附件:防暴、防火应急指挥图)(2)教室内学生疏散指挥人员安排:a、在教室的教师迅速组织学生排队,带领学生有次序下楼疏散;b、在办公室教师立即前往班级或楼道口的岗位,协同班主任带领学生到操场,按升旗仪式队伍位置安排集结队伍(如情况需要,则听从领导指挥,疏散到校内安全地带);七、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1、高度重视,严格防范,精心组织,确保万无一失。2、演练前由班主任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教育,做好学生组织工作,务必做到使每一名学生都清楚消防演练中的注意事项。如:(1)在逃生中尽可能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以防燃烧产生的浓烟及毒气,便于安全疏散(2)疏散时要尽量降低重心,沿教学楼墙体移动。(3)各楼层疏散时间要听从指挥,防止践踏事故发生。3、听到学校发出的警报声后,全校师生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就近原则切断电源,关闭电灯。4、充分发挥班级五大员职责功效,做好伤残学生撤离的紧急预案,落实到人。5、所有参与演练工作人员准时到岗,不得擅自离岗位。6、疏散集合地点: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