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太湖中学2020届高三四模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一条****丹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太湖中学2020届高三四模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太湖中学2020届高三四模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本试卷分选择题(13道)和非选择题(9道),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海外汉学的研究从清末民国时期就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大量海外汉学著作翻译出版;这个学科又“热”起来了。细究其原因,有三个。其一,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以“西学热”为主,但国学也在恢复之中,海外汉学是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二,已有的中国文化的叙述模式过于僵化,不适应新时代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海外汉学作为另一种观察视角与叙述方式自然会引起重视。例如,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次把张爱玲、沈从文、钱锺书等人的作品列入其中,这让大陆学者感到新鲜。其三,海外汉学研究在某些领域成就很大,例如敦煌学,“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只有了解了国外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才能跟上,这自然要翻译西方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目前对海外汉学的研究已经成为整个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方面,各个学科都在开展对海外汉学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或三种方法。国学研究的方法。海外汉学研究是一种关于中国知识的研究,所以对中国知识的描述、研究是否正确成了首要问题。中国学术界最早对海外汉学的重视也是因为其提供了一种关于中国文化的新知识,例如伯希和关于敦煌的研究引起了王国维、罗振玉的重视。汉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内容的正确与否是一个基本的标准。绝大多数汉学家也把这个标准作为其治学的准则,例如,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美国汉学家夏含夷在2013年主编了一本名为“中国古文字学导论”的书,书中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字的变化,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追踪中国的考古发现、解读中国古代文字时非常认真。学术史的研究方法。西方汉学有着自已的历史,师承和传统。梳理这个传统,明白每个汉学家在其国别汉学传统中的地位,了解每个国家汉学发展的脉络、研究特点,这是国内从事汉学研究的学者的基本工作。这样一种治学态度决定了学者的主要关注点是汉学在各国发展的历史,需注意汉学研究的内容和中国知识本身的关系。目前,海外汉学或中国学在从事国学研究的学者看来,主要分为知识和方法两个方面。这种从知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研究海外汉学或中国学的方法当然是可以的,但这种拿来就用的态度和方法隐含着一些问题。海外汉学在本质上是国外学术脉络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它在内容上是中国的,但这种知识的传承却与中国学术的传统和学术史没太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海外汉学或中国学学者虽然均把中国作为研究对象,但他们的术语和思路主要是受其本国学术传统的影响。如果对此一无所知,仅仅从知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海外汉学或中国学,对其结论和方法拿来就用,那么我们在对这些结论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上就会出现问题。如果不知道从万济国到甲柏连孜的西方早期的中国语法研究,如果对从雷慕沙到葛兰言的法国汉学的进程不清楚,那就很难理解高本汉的问题从何而来,他在继承谁的学术传统,他在批评谁、又在赞同谁,他的独特性何在。所以,弄清海外汉学的学术史,将其置于各国不同的学术传统中,是我们汲取他们的结论,学习其方法的前提。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方法。汉学和国学之间既有同也有异。“同”表现在内容上,无论是传统的汉学还是当代的中国学,材料和文献都是中国的;“异”表现在学术规范和方法上,最终表现在问题意识上,汉学是从自身的文化发展需要出发,从一个“他者”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因此,在汉学的研究中,就必须从一种跨文化的角度,运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来分析汉学。国内许多从事国学研究的学者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常常将汉学和他们自己所研究的国学相等同,对其“同”的部分大加赞赏,认为有水平,对其“异”的部分则大加批评,但针对汉学家对中国文化和学术的“误读”却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一种比较文化的视角,不能运用跨文化研究的方法来对待汉学。(摘编自张西平、郭景红《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模式探究》)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绝大多数汉学家将对中国知识的描述、研究的正确性作为其研究的准则和最终目的。海外汉学知识的传承是完全独立于中国学术的传统和学术史之外而存在的。理解高本汉的问题从何而来需要了解西方早期的中国语法研究和法国汉学的进程。部分国内学者研究汉学时缺乏比较文化的视角,导致其研究成果没有研究价值。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首段介绍海外汉学重新“热”起来的三个原因,条分缕析,表述充分。文中运用类比论证,证明海外汉学提供了一种关于中国文化的新知识。文章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了运用学术史的研究方法研究海外汉学的优势和问题。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阐述研究海外汉学的方法,条理清晰,分析严谨。根据原文内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