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培训试题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培训试题答案.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培训试题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第十版培训试题一、填空题。(共85分,每空1分)1、新冠病毒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潜伏期多为2~4天,发病后3天内传染性最强。2、新冠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发热多为中低热,部分病例亦可表现为高热,热程多不超过3天。少数患者病情继续发展,发热持续,并出现肺炎相关表现。重症患者多在发病5~7天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3、新冠病毒感染诊断标准不再判定疑似病例。4、新冠病毒感染临床分型分为:轻型、中型、重型。5、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如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6、新冠病毒感染中型病例表现为:持续高热>3天或(和)咳嗽、气促等,但呼吸频率(RR)<30次/分、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影像学可见特征性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表现。7、新冠病毒感染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包含:(一)大于65岁,尤其是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二)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三)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四)肥胖(体质指数≥30);(五)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六)重度吸烟者。8、新冠病毒感染一般治疗,应对重症高危人群应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等。同时对基础疾病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有基础疾病者给予相应治疗。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第十版的抗病毒药物有: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阿兹夫定、莫诺拉韦、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1/3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其他抗新冠病毒药。10、免疫治疗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病例,对于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多在病程1周左右)的重型和危重型病例,酌情短期内(不超过10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地塞米松5mg/日或甲泼尼龙40mg/日;避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少副作用。11、研究表明中成药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轻型患者具有较好优势,尤其是局部暴发时,农村社区最适宜。针灸治疗疫病具有特色优势,能够明显的缩短病程,重在选穴准确,针刺要得气。12、新冠病毒感染中型患者中医属于疫病肺热,临床研究显示此型最宜进展为重症,此期是治疗关键期,“关口前移,把住气分关,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时期”。宜用经临床验证的“三方”之一的宣肺败毒方。13、新冠病毒感染重型患者疫毒闭肺证,用“三方”之一的化湿败毒方,宣肺解毒,化湿通腑,肺肠同治,宜及早使用,研究表明三天之内开始中药治疗与三天之后开始使用,其结局不同,能阻断病势进展,减少死亡率。14、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常见乏力气短同时伴见脾胃虚弱之象,活动耐力下降,脾胃虚弱运化不及,是为肺脾气虚证,当从脾胃气虚论治,用六君子汤治疗为宜。15、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常见乏力气短,伴有心悸自汗,干咳少痰,多为温病后期耗伤气阴,心肺虚弱,是为气阴两虚证,此时选用沙参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最为宜。16、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针灸治疗推荐穴位:足三里(艾灸)、百会、太溪。隔物灸贴取穴:大椎、肺俞、脾俞、孔最,每次贴敷40分钟,每日1次。17、新冠病毒感染住院患者者的出院标准:病情明显好转,生命体征平稳,体温正常超过24小时,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可以转为口服药物治疗,没有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并发症等情况时,可考虑出院。2/3二、问答题。(共15分,每题5分。)1、新冠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1.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2.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3.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2、新冠病毒感染诊断标准中应具有一种或以上病原学、血清学检查结果,请问有哪些?(1)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新冠病毒抗原检测阳性;(3)新冠病毒分离、培养阳性;(4)恢复期新冠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为急性期4倍或以上升高。3、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新冠病毒感染需做到哪些防控工作?(一)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做好患者分流。提供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指导,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及陪同人员应当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二)加强病房通风,并做好诊室、病房、办公室和值班室等区域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三)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原则,根据暴露风险进行适当的个人防护。在工作期间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并严格执行手卫生。(四)按照要求处理医疗废物,患者转出或离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