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蜡烛课题主备人执教者课型课时时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教育学生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知识与技能1、识记重点字词2、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难点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引入:(分钟)二简介课文背景资料:(分钟)三:识记词语(正音、解词)(分钟)四.整体感知:(分钟)五、教师小结:(分钟)六、巩固提高:七、布置作业一复习检查二、思考、讨论,进一步品味课文的艺术特色1、重点语句2、写作特色教师小结四、作业练习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有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提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鞠躬(jūgōng):弯身行礼.瓦砾(wălì):破碎的砖头瓦片.地窖(jiào):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精疲力竭(jié):形容非常疲惫,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也作“精疲力尽”。名副其实(fù):名声,名义和实际完全一样。副:相称,符合。永垂不朽(chuí):形容人的名声、精神、事迹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垂:流传。颤巍巍(chànwēi):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同学们请看下这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当看完这些图片时,也许你们就会对这篇课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文章主题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2、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老妇人渴望解放、和平,对苏联红军烈士满怀敬意,奉献爱意。表现出深沉、强烈的母亲般的爱。3、自由谈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彻夜守坟,陪伴烈士4、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5、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1、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二、三题2、辨词练习(例句见课文)烧毁、烧焦;珍藏、珍爱;耸立、肃立、1、巩固字词2、进一步品味课文3、写一句学后感言参考:捍卫正义,热爱和平。第二课时1、检查字词2、回顾课文内容谁来回顾一下老妇人的形象?(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