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0卷第2期分析试验室.Vol20.No.22001年3月ChineseJournalofAnalysisLaboratory2001-3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江祖成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留校任教。1961~1964年留学捷克,进修光谱分1一般性评述1.1概述“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分析试验室》是期刊两年一次的综述。1991年起,至今已有4篇综述发表,这些综述对我自国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本文是第5篇综述,力争保持原有的风格,全面、准确、如实地反映我国在AES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和水平。文献资料主要来自国内主要期刊和全国性学术会议。由于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加,我国学者在国外期刊发表的文章日益增多。这些文献的遗漏,无疑将影响本文对我国原子发射光谱领域研究现状的准确评价,这点是要向读者说明并敬请读者谅解的。本文共收集文献380余篇。从分布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2ES)仍占主导地位;微波等离A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MP2ES)占有一定的比例;而直A下降趋势。以火花为激发源的光电直读光谱分析在钢铁的工作。均有较大的差距。强。强,这一面貌将会逐步改观。1.2会议19992000年度我国原子光谱分析工作者参加的重~(22篇)[A3];第9届北京仪器分析学术报告和展览会(析;1980~1982年于美国麻萨诸塞大学和依阿华州立大学及阿密斯国家实验医薜壤胱?体光谱分析。主要研究方向为原子光谱质谱分析、进样与联用技术、痕量与形态分析以及稀土元素分析。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研究论文230多篇,专著(合著)5部。(通讯地址:武汉大学化学系,武汉,430072)。胡斌武汉大学教授,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61998年赴美国~Clemson大学,从事射频辉光放电原子光谱质谱分析研究。研究方向是等离子体原子光谱质谱分析、联用技术与形态分析、稀土及痕量分析以及辉光放电光谱固体材料表面分析。迄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合著)1部。(通讯地址同上)。彭天右武汉大学副教授,199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主要从事等离子光谱分析联用技术和分离富集技术、稀土及痕量分析,以及纳米无机材料合成、分离及分析应用研究。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通讯地址同上)。摘要本文是《分析试验室》中原子发射光谱分析(AES)定期评述的继续,反映我国该研究领域在19992000年间所取得的进展,文献主要来自国内~中文分析化学期刊。评述内容包括:概述、基础性研究、进样技术及分离富集技术、分析应用及展望5个方面。参考国外作法,有关等离子体质谱(ICP2S)的内容在本评述中亦M有反映。附参考文献256篇。100020720(2001)0220101208中图分类号:O65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5-2004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DCP2ES)的论文呈明显A进样技术研究仍然是AES领域中一个最活跃的研究展览会(3篇)[A1];2000年美国匹兹堡分析化学学术报告和展览会(4篇)[A2];第8届北京仪器分析学术报告和展览会篇)[A4];国际第31届光谱学术会议(XXXI,CSI)(2篇)[A5];合金快速分析中的应用更为成熟,难以替代;但有关电弧光谱分析几乎已完全被等离子光谱分析所取代。辉光放电原子发射光谱质谱分析(GD2ESMS)在我国的研究与应A机理与理论研究一直是我国的薄弱环节,与国际先进用报道甚少,与国外有明显的差距。可喜的是,我国学者对等离子体质谱(ICP2S)的研究与应用呈快速上升趋势,特M别在痕量稀土和高纯稀土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尽管元素形态分析联用技术研究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密切关注,但在研究论文的数量及水平上与国际先进水平领域。我国学者在流动注射、气体发生、电热蒸发及激光熔蚀技术研究方面做了大量颇具特色的研究,应当继续与加水平相差甚远。但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善及研究经费的加要国际会议包括:1999年美国匹兹堡分析化学学术报告和第4届亚洲分析科学学术会议(34篇)[A6];第3届全球华人—101—第20卷第2期分析试验室.Vol20.No.22001年3月ChineseJournalofAnalysisLaboratory2001-3青年化学家会议(7篇)[A7]。在国内召开与原子发射光谱有关的学术会议包括:中国化学会第7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原子光谱分析学术报告会(42篇)篇)[A10][A8]AES新技术。郭小伟等[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