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检测--高中物理.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4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9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检测--高中物理.doc

2009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检测--高中物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届山东省枣庄市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检测物理试卷留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好、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考试结束,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需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在学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我们做过如左下图所示的实验。在长约80cm~100cm一端封闭的玻璃关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用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小圆柱体恰能在管中匀速上浮),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然后将玻璃管竖直倒置,在红蜡块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紧贴黑板面水平向上匀加速挪动,你正对黑板面将看到红蜡块相对于黑板面的挪动轨迹可能是右下图中的()2.a、b两平行长直导线通以如图所示方向的电流,下列关于a在b处附近所产生的磁场及b所后a的磁场力F的图示正确的是()3.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在落体运动。为了研讨平抛物体的运动,可做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在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水平地面。这个实验()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C.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D.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4.在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桶内,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紧贴着桶的内壁分别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A.两球对桶壁的压力相等B.A球的线速度必然大于B球的线速度C.A球的角速度必然大于B球的角速度D.两球运动的周期相等5.关于电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能够源源不断地自法提供电能,不需求消耗其他方式的能量B.电源的电动势越大,必然数量的正电荷在电源内部从负极被非静电力搬运到正极,电荷获得的电能就越多C.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两极之间的电压D.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部从负极被非静电力移送到正极,电荷获得的电能6.将一小段通电直导线垂直于磁场放入某磁场中,导线会受到必然大小的磁场力作用;若保持直导线长度和其中的电流不变,将它垂直放入另一较强的磁场,发现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会变大。由此可知()A.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由导线所受的磁场力决定B.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导线所受的磁场力的增大而增大C.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由磁场本身决定D.在任何情况下,通电导线所受磁场力的大小都能反映磁场的强弱7.如图所示,相邻的两个匀强磁场区域,宽度都是L,磁感应强度大小都是B,方向如图所示。一个单匝正方形闭合导线框由均匀导线制成,边长也是L。导线框从左向右匀速穿过这两个匀强磁场区。规定以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线框从Ⅰ位置运动到Ⅱ位置过程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应是以下各图中的()8.高温超导限流器被公认为目前最好且唯一行之有效的短路故障电流限制安装。中国科学院电工研讨所完成了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超导限流器样机的研制工作,并于2005年初进行并网挂机实验。超导限流器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如图所示。超导部件有一个超导临界电流IC,当通过限流器的电流I>IC时,将构成超导体失超,从超导态(本题认为电阻为零)转变为正常态(本题认为是一个纯电阻),以此来限制电力系统的故障电流。已知超导部件的正常电阻为R1=3Ω,超导临界电流IC=1.2A,限流电阻R2=6Ω,小灯泡L上标有“6V,6W”字样,电源电动势E=8V,内阻r=2Ω。本来电路正常工作,现L突然发生短路。则()A.短路前通过R1的电流为AB.超导部件将由超导态转为正常态C.短路后通过R1的电流为2AD.短路后通过R1的电流为A9.人造地球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和运转线速度之比分别为()A.RA:RB=1:4B.RA:RB=4:1C.vA:vB=1:2D.vA:vB=2:110.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取开始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