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整理-常识判断法律常识第五节民商法.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7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整理-常识判断法律常识第五节民商法.docx

2022整理-常识判断法律常识第五节民商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21页第PAGE\*MERGEFORMAT2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1页常识判断法律常识——第五节民商法考情分析民商法包括民法和商法。公务员考试中有关民法的试题部分,内容多,题型杂,出题较为灵活,较为注重对民法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注重考查对有关民法法条的理解和掌握。民法部分需求重点掌握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制度,颁布发表死亡的条件和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代理制度,特别是与责任承担相关的问题,合伙债务的清偿等。商法在以往公务员考试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出题的概率也很低,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今后商法在公务员考试中的比重会逐渐加大,应引发考生的关注。考生应重点关注公司法中公司成立要件,个人无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无限责任与股份无限公司的界定,公司组织机构及相关人员的任职资历等。合伙企业法中有关合伙人的责任,入伙,退伙及合伙财产规定等。同时关注破产法的适用范围,破产清偿顺序,破产债务及破产财产的法律规定等。考点分类专家讲堂第一讲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的内容包括物权、债务和知识产权;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的内容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二、民法的基本准绳我国民法的基本准绳,是制定、解释、履行和研讨我国民法的指点思想,是我国民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表现,也是我们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恪守的法律准绳。这些基本准绳是:(1)平等准绳;(2)公平准绳;(3)意思自治准绳;(4)诚实信誉准绳;(5)权利不得滥用准绳;(6)恪守法律和公序良俗准绳。第二讲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民事法律关系及其要素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调整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即具体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它由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简称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参加民事法律关系的人通常称为当事人。在我国民法上,当事人次要指自然人、法人,和不具有法人资历的其他组织。在必然范围内,国家也是民事主体。(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负有的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次要有四类,即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有些权利也能够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如国有土地使用权。普通来说,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分别是物权关系、债务关系、知识产权关系和人身关系的客体。(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负有的民事义务。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有些是民事法律规范直接规定的,有些是在法定范围内由当事人协商决定的。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是不同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具体表现。二、自然人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通过本人的行为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包括从事合法行为的能力,也包括对其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以其权利能力为前提。《民法通则》根据自然人的年龄和精神状态,把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法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成立该当具备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本人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法人次要有以下几类: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第三讲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一、民事法律行为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有如下特征:(1)民事法律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2)它是以发生必然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3)它必须是一种合法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条件民事法律行为该当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可以附条件和期限。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到达时生效。3.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和多方法律行为。这是以进行法律行为的人数为标准,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进行的分类。(2)有偿法律行为与无偿法律行为。这是以法律行为有无对价为标准,对民事法律行为所作的区分。(3)诺成性法律行为与实践性法律行为。这类分类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