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研究的中期报告在先秦秦汉时期,社会救助思想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在社会中出现了一些救助行为和理念。下面是关于先秦秦汉时期社会救助思想的中期报告:一、先秦时期1.社会救助行为:在先秦时期,出现了很多慈善行为,有些书籍和传说中也记载了相关的救助行为,例如《礼记·曲礼上》中提到了“九世同堂”,表明尊老爱幼的传统。2.社会救助理念:在道家及儒家思想中,也有关于救助的思想。道家强调减义务,提倡自由和不加限制的互助,自愿救助。儒家则重视责任和义务,提倡守训、勤谨,以及好慈不是一时之行,而是内心有根基、观念牢固。二、秦汉时期1.社会救助行为:在秦汉时期,随着国家集权和官僚制的建立,官方和社会组织都开始涉足救助领域,并出现了一些救助机构和制度。例如,汉武帝创立的孝廉制度就是为了表扬孝子贤孙,并为贫困孤老提供生活补贴。2.社会救助理念:秦汉时期,儒家思想得到极大发展。儒家强调社会和谐与义务,宣扬仁爱、恩慈、尊敬老人、帮助贫穷弱小者等思想。反映在社会救助上,表现为官方和民间都开始积极落实慈善救助,推崇仁爱社会,善待弱势群体。以上是关于先秦秦汉时期社会救助思想的中期报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究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社会现象,以深入理解和完善这一时期社会救助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