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江淮平原区微地貌数字表达及其水环境应用研究的任务书.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DEM的江淮平原区微地貌数字表达及其水环境应用研究的任务书.docx

基于DEM的江淮平原区微地貌数字表达及其水环境应用研究的任务书.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DEM的江淮平原区微地貌数字表达及其水环境应用研究的任务书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而地貌作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水环境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江淮平原区,地貌复杂多样,微地貌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微地貌研究方法往往耗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且效率较低。因此,如何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来实现对江淮平原区微地貌的快速准确描述,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问题。二、研究目的和任务本项目旨在通过对江淮平原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分析,实现微地貌数字表达,并应用于水环境管理和保护中。具体任务包括:1.根据江淮平原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数据,进行微地貌分析和分类;2.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将微地貌数据进行数字表达,并进行可视化处理,方便对其进行分析和管理;3.应用微地貌数据,实现对江淮平原区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等问题的监测及预测,提供有效的水环境保护措施;4.建立江淮平原区微地貌数字数据库,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数据的获取: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江淮平原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数据;2.微地貌分析:利用微地貌分析方法和软件,对DEM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微地貌类型;3.数字表达:利用GIS技术,将微地貌数据进行数值化表达,并进行可视化处理;4.应用研究:基于微地貌数据,开展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等方面的研究,提出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措施;5.数据库建设:对微地貌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建库,提供数据支持。四、预期成果1.实现江淮平原区微地貌数字表达,并建立数字数据库;2.提出针对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治理措施;3.为江淮平原区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持;4.发表相关论文、专著或科研报告,并参加有关学术交流。五、研究经费及工期本项目经费共计10万元,其中包括设备采购、场地租赁、人力投入及出差等费用。工期为1年,具体实施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六、研究人员及分工本项目由5名研究人员组成,分别为主持人、副主持人和3名研究成员。具体分工如下:1.主持人: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组织、研究方法的确定和引导、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撰写等工作。2.副主持人:负责协助主持人进行整体规划、组织和管理等工作,并参与具体研究工作。3.研究成员1:负责DEM数据的处理、微地貌分析和分类等工作。4.研究成员2:负责微地貌数据的数字表达、可视化处理等工作。5.研究成员3:负责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以上各位研究人员将密切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研究工作,并向主持人和副主持人汇报研究进展和成果。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