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成果鉴定《电路原理重点课程建设》<<电路原理重点课程建设>>鉴定资料1、中原工学院教学成果鉴定书3份2、鉴定总结报告3份3、教学大纲2份4、电路原理教案1份5、多媒体课件1套6、网络课程资料1份《电路原理》课程是电气信息类所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面向我校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及软件等电气信息类专业,它是继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之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必修课。在课程建设中,我们以突出课程特色建设为重点,经过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无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本课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院级优秀课程的要求。二、主要任务1、学习借鉴优秀院校的的经验,研究确定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电路原理课程体系。2、根据新制定的教学计划,进一步修订教学大纲。3、引进先进的多媒体课件,结合本院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多媒体课件加以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4、建立辅助教学网络课堂5、探讨理论与实验考试制度改革,规范课程考试6、制定合理的教师培养计划,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本项目建设目标:2006年建成院级优秀课程,2008年建成精品课程三、主要成果电路原理课程组现有专职老师5人,实验指导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1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人,硕士学位教师3人。已经形成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爱岗敬业、高素质的教学队伍。三、主要成果3、教材建设我们一直选用“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电路(第四版)》。这部教材。配合教材,出版了包括了学习指导书、实验指导书、习题集等辅导书。从而为电路课程提供了强大的系列教材。4、实践性环节的改革为了改变过去电路课程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特点的面貌,在实践性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技能,课程组成员设计并完成了4个电路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并与计算机辅助分析相结合。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主要成果5、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课程组全体教师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将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有机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了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电路教学中广泛引入工程实际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课程组还研制了《电路课程多媒体电子教案》,并积极探索应用多媒体电子教案授课,该课件已使用3届。目前,课程组有5位教师基本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授课,教师也经常采用多媒体电子教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这些探索,为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解决了学时少与信息量大的矛盾,并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开辟了新的途径。利用学校网络课堂工具,建立电路原理网络辅助学习系统。已在三届学生中应用。教学内容改革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规划合理、坚持实施,并取得明显效果。1.课程简介2.教师队伍:3.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大纲和学时安排。4.教材介绍:5.习题和典型例题:6.实验指导:7.多媒体电子教案:8参考资料:9.课程快讯:10.信息交流:四、网络课堂四、网络课堂1)主讲教师郭艳清2005年评为院系级教学名师六、近三年学生评教1)本课程历史悠久,学术底蕴深厚,全体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均能做到为人师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备课,耐心辅导学生,仔细批改作业,本课程组教师均参与实验课的指导。2)经多年的建设,《电路原理》课程在教学大纲制订、实验教学教改、实验室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3)树立知识、能力和素质同步发展的教学理念,坚持经典内容与现代内容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八、努力方向1、鼓励教师通过在职攻读学位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理论水2、加强教研和科研工作力度,力争有省级教研课题立项。3、进一步完善教学文件管理的建设,形成完备的系统资料并形成计算机管理的数据库。4、加大课程建设资金投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