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意象之浅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梅花意象之浅析.doc

梅花意象之浅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梅、松、竹被赞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梅花,有不畏霜雪,凌寒独放,早迎春光的高贵品格,有艳丽色彩、浓郁芳香、多姿风采,难怪人们往往借梅怡情,抒怀,表节。有关梅的佳作更是浩如烟海,数不胜数。今我择其一粟,或诗、或词、或曲,姑且来个梅花“三弄”,浅析梅花意象,以求抛砖引玉。一、伤感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一个失败皇帝,却是一个天才词人。他的词作清丽雅致,感情真淳,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这首词声情并茂地抒写了忆念其弟的离别之情,也是极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首词。李煜采用了错落有致的笔法,于情景交融中抒发深切的离情。“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应该是处处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可是皆因一个“别”字,使人触目皆伤,柔肠寸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具体写“触目”之伤。梅花若雪,本来也是极其美妙的景色,可是因为“别”,使得人心也乱了——不是花乱,是心乱,那拂不去的,也不是花瓣,而是离愁。“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雁归人未归,已添伤感。进而人未归,梦亦不成,怎不更叫人伤心呢?二、傲寒唐张谓《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首句绘丰姿,早梅洁白如玉,凌寒独放。次句写环境,寒梅远离村路,临近溪桥。一“迥”一“傍”暗示早梅地处偏僻,其位幽微,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关爱。三、四两句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全诗而言,写诗人的静观默察,实则突出早梅的傲寒风采。三、思乡唐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写将士思乡,情绪乐观,气象宏阔。胡地本无梅花,此诗实是描写明月朗照的边关有人吹奏《梅花落》的情景。羌管悠悠,声声传情,可在将士们看来,仿佛风吹梅花,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关山,这分明就是故乡的梅花啊。思乡念亲尽在侧耳倾听、闭目遐思之中。梅花,声、色、香、态,负载了边关将士多少深情厚意。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采用见友发问、借梅言志的形式,抒写强烈的思乡念亲之情。一、二两句诗人口而出,两呼“故乡”,可见诗人“他乡遇故知”的惊喜和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三、四两句舍万千风物不说,单问寒梅开否,而且点明是窗前户下那株寒梅,寄慨遥深,耐人寻味。绮窗寒梅,何以让诗人刻骨铭心,念念不忘呢?其间肯定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人、事、景、物,寒梅实际上成了作者心中的故乡的象征。四、感怀唐李商隐《忆梅》“定定住天涯,依依向华物。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描写梅早秀先凋,抒发诗人坎坷不幸的身世之悲。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的后期之作。开篇即写诗人漂泊天涯,滞留异乡的孤独苦闷。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在异乡,寄身幕府,已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可想而知。“定定”即“死死地”、“牢牢地”的意思,让人感到投身异乡,地老天荒,永无出头之日。无可奈何的悲哀,难以名状的厌烦,全在其中。次句落笔眼前,写百花争艳,春光明媚,倾吐诗人悲极而乐,因春而喜的心情,感情和第一句相反。三、四两句诗境一转,情意顿跌。面对姹紫嫣红的“华物”,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望春而凋,诗人遗憾不已,不免对它怨恨起来。着一“最”字,可见怨恨之深,悲痛之大。实际上,写自己怨梅恨梅,乃是为了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悲。诗人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紧接着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晚年大多心灰意冷,中、精神颓唐,这不正与“早秀先凋”的梅花有同样的遭际吗??五、高洁宋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上片写梅花的困难处境,是开在荒僻郊外之“野梅”,无人护理,无人欣赏;下片托梅寄志,它开得最早,是它迎来了春天,但“无意苦争春”,足见其迎春报春的一片赤诚。末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更见其高格劲节。而他的《梅花绝句》:“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中展示出梅花的生长背景:空旷、寂寥、清冷,梅花的的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又正是陆游罢官而不得起用的真实写照。苏轼《红梅》:“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未肯随春”豪放词人苏轼写红梅不与众花争春,尽写她生机难抑,浪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