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标准1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产品焊接件的一般要求、焊前准备、焊接操作要求,检验规则以及标志等。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产品中的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气焊、电阻点焊、熔化极和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和钨极氩弧焊)的焊焊件。2.规范性的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24焊缝符号表示方法GB/T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6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1804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2650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GB/T2651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T2652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653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方法GB/T2654焊接接头及堆焊金属硬度试验方法GB/T2655焊接接头应变时效敏感性试验方法GB/T2656焊缝金属和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方法GB/T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1134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编制姓名审核姓名批准姓名实施日期日期20年月日日期19年月日日期20年月日20年月日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10045.2热切割术语和定义******焊接件外观质量工艺标准******工序间及成品防锈通用技术条件******挖掘机油箱体内清洁通用技术条件GY129-90薄钢板除锈通用工艺规程3术语和定义3.1关键焊缝指最危险的焊缝。焊缝直接承载、受力大,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及可靠性。3.2主要焊缝指比较重要的焊缝。焊缝与母材共同承载、受力较大,危险性仅次于关键焊缝。3.3关键尺寸焊后需由机械加工来保证配合的尺寸。3.4主要尺寸整机装配时相互间需要配合的尺寸。一般要求4.1原材料用于产品焊接的原材料(母材)必须有质量合格说明书,如说明书不全或制造(施工)单位认为必要时,应进行复验。用于产品焊接的材料其钢号、规格、型号、尺寸应符合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要求。否则,按企业材料代用管理办法办理材料代用手续。4.2焊接材料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丝、焊剂、焊接用保护气体(CO2、Ar)、电弧电极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标准的要求。对无标记、无质量说明书的焊接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否则不准使用。焊接材料要妥善保管,严禁不同规格、型号、牌号的焊接材料混放滥用。焊接材料应存放于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腐。4.2.1若图样未规定焊接材料规格、牌号时,按工艺文件中的规定选用。4.2.2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检查外观质量状况,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烘干、保温。焊条重复烘干的次数不能超过两次。焊条因长期受潮而出“白花”时,如果焊芯未生锈和药皮未变质,可重新烘干后使用。4.2.3焊丝使用前应除油、除锈、矫直硬折弯。CO2焊丝表面所镀铜层应未受破坏,否则不得使用。4.2.4焊接所用的原材料和焊接材料均应经入厂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焊前准备5.1钢材的表面预处理5.1.1钢材在下料前应先进行表面预处理。预处理可作抛丸、酸洗或其它方法进行。(酸洗或工艺文件有特殊规定时可在零、部件后进行)。5.1.2厚度大于或等于6mm的板材,以及型材或工艺文件中无特殊规定的应进行抛丸处理。抛丸处理后的除锈等级应达到GB/T8923规定的Sa21/2级,局部死角可为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Sa1级。5.1.3厚度小于4mm的板材,热曲零件及管材不能进行抛丸的材料或工艺文件中有特殊规定的进行酸洗除锈处理。其方法和标准按GY129-90之规定执行,并适当手工配合进行除锈。5.1.4经表面预处理后的材料,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冬季六小时,夏季四小时)喷涂防锈底漆或防锈剂。5.1.5材料经预处理后,必须将原材料标记(材质、规格)移植于处理好的表面上,移植标记用3/4″钢字打印或用白色油漆写在端头醒目的位置上。5.2钢材在号料或下料前的形状偏差,应符合有关国标和冶标的规定。否则应予以校正达到要求,方准使用。5.3号料5.3.1样板的制作应遵循《金属结构工艺守则》中的要求。工艺文件中有特殊规定时,按工艺文件中的规定执行。5.3.2号料时对于曲率半径ρ≤1.5(ρ=R/δ,R—中性层弯曲半径,δ—板材厚度等)或对Q345及延伸率≤20%的钢,其弯曲中心线应垂直于板材的轧制方向,且表面不得打样冲眼。5.3.3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零件应套排下料,尽量提高材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