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公考法检申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9年湖南公考法检申论.doc

2009年湖南公考法检申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年湖南省考试录用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笔试试卷(申论卷)(总分100分限时150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仅为题本,所有答案请作答在答题纸上。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的参考时限为40分钟,回答问题的参考时限为110分钟。2、请在答题纸上指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报考职位。考生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予给分。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该立即停止作答,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在准考证上签字确认后方可离开。材料一:材料一:2000多年前,孟子提出了“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公元前七世纪,杜甫声声呼阶拧鞍驳霉阆们蚣洌蟊犹煜潞烤慊堆铡保恍率逼冢撕W印拔矣?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句,更激发了人们对房子的无限期待。然而时至今日,住房问题依然是我国城市社会中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房改到底该怎么改?政府不断在思考着、实践着,全社会也都在关注着、热议着,我国的房改之路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并仍然在摸索中前行。材料二:材料二:房改的效果需要一个周期性的过程才能逐渐呈现出来。对于以往,有媒体曾做过如下的评述:以1998年7月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公布实施为开端,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加大了力度。改革的主旨是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的初衷是城市80%以上的家庭应该是由政府向他们供应经济适用房,而不是开发商搞的商品房。然而,到了2003年,建设部提出了“房改新政”,经济适用房由“住房供应主体”被改为“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此项新政的直接影响是:房价迅速提升。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报告,1998年至2003年全国商品住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只增加了343元,而到2004年,每平方米的房价就比上年暴涨了352元。此后,房改在实施中越来越偏离其主旨和初衷,直至成为制造社会不公的“非和谐因素”。曾供职于前国家计委并参与了房改制度设计的乌日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住房保障体系的亏欠,使大量本该在保障体系内解决居住问题的居民,进入商品房市场解决居住问题,从而导致了刚性需求始终不能得到分流。”这才是当下中国热点城市经历两次大规模调控,房价仍然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也正是这种不能被分流的需求,最终形成了房地产“卖方”市场的局面。而在房改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土地财政”所引发的偏颇,又再次加剧了矛盾。材料三:材料三:关于房改的理念、思路,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2007年的两会就把百姓安家问题列为1号提案,而打破房地产垄断则成为与会代表的共同心声。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长德委员指出,地方政府官员将房地产业视为发展经济、拉高GDP的“支柱产业”,随意征用土地,把大量的土地投入房地产市场,获取高额利润,借经营城市之名,行出卖土地之实,这种短视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方财政不足,但却增加了房地产成本,成为高房价的一个直接诱因。王长德委员提出,要打破房地产行业的垄断,一是要由政府牵头、多渠道投资,建立平价房地产企业,主要为中低收入者建造经济适用房;二是允许单位集资和民间合作建房,以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需求。全国人大代表、五邑大学校长林健认为,政府拍卖的土地,房产开发商经过几次转手后不断抬高价钱,从中获利,而这些利润最后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对消费者很不公平。经济学家林毅夫委员认为,要平抑房价必须改善住房供给结构,提高普通住宅供应比例。来自河南的全国政协委员储亚平呼吁,政府应严格实施经济适用房供应对象申请审查制度,严格执行建设标准,严格规范销售管理,严格上市交易管理,严格集资合作建房管理,别让中低收入者望房兴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认为:房地产政策须有科学的认识基础。他说,要真正解决所有居民的居住问题,就必须要有健康发展的房地产业和可行的社会福利制度。其中,健康发展的房地产业的标志应是:持续稳定增长,竞争秩序良好,交易成本更低、程序更简便,居民解决和改善居住条件的可选择方式更多,决策更趋理性。只有长期稳定的供应增长、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低杀镜慕灰坠毯屠硇缘男枨缶霾撸呕嶙钪毡硐治?理的价格走势。今年4月,上海证券报登载了一篇题为《达成了“三赢”楼市才有“艳阳天”》的文章,文中写道:政府希望有一个健康、稳健发展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发商期待一个健康公平的竞争环境,而老百姓盼的是有自身能负担得起的房子,这三者其实并不矛盾。只要能协调好居民、政府和房产开发商的利益,让房价与居民购买力“渐行渐近”,应该能达到“三赢”。材料四:材料四:下面是2007年以来的一些有关房改问题的报道标题链接:《全国政协委员郭松海:必须要严惩房地产领域腐败》《房价是被包养的女人政府应带头一夫一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