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沈阳研究院救生舱检验方案依据煤安监司办[2010]9号等规定制定本方案。一、检验项目检验项目见表1。表1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考核项目是否可采用已有结果备注1基本参数生存空间,外形尺寸参数,颜色,警示标志,产品适用条件。2结构和安全防护要求硬体舱外壳强度、起动力、开启时间、观察窗设置、舱体气密性、超压自动泄压能力、可移动性、降温能力等3压缩空气保障能力对气幕、舱内正压维持、舱内补氮供应能力4供氧系统供氧能力5有毒有害气体处理能力、除湿能力及空气循环能力CO、CO2等有害气体处理能力,除湿能力,空气循环能力6对于压风系统的防护性能压风接口、噪声、流量7通讯系统通讯设施是否可靠8舱内照明及指示系统照明种类、续航能力9生存保障系统食品、医疗设施、工具等10内外环境参数检测仪器仪表设置及续航能力11综合防护能力供氧能力与安全、维持正压能力、持续抗高温能力等12过渡舱清洗能力过渡舱对人员带入的外部气体清洗能力二、试验仪器设备试验仪器设备见表2。(可根据具体试验补充相应仪器及设备)表2试验仪器设备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要求和说明1湿式气体流量计(0~5)M3/h,精度±1%2鼓泡式加温增湿器(37±2)℃3温度测试仪(0~100)℃±1℃4温度指示控制仪(0~100)℃±2℃5采气泵(4~6)L/min6压力表或压力变送器量程(-2000~2000)Pa,精确度±20Pa7热磁O2分析仪(0~100)%,准确度0.1%8红外线CO2分析仪(0~5)%,准确度0.1%9恒温箱内有加热、温控、风扇等,(室温~80℃)可调控10采集器、计算机、打印机接口为48511电子秒表0~1h,分辨率1s12U型压力计0~1000Pa±10Pa13声级计0~1000dВ(A)±10dВ(A)备注:产品在进行(现场试验、型式检验)时,应具备的设备。三、试验步骤1.基本参数:目测及核算。生存有效容积:生存空间不应低于每人0.8m3,且总有效容积不低于8m3。外观尺寸、颜色、安全警示等应满足要求。产品适用条件是否合理。2.结构和安全防护要求:(1)舱门的尺寸及结构:目测。=1\*GB3①舱门开启时间:在非包装情况下,模拟实际应用状况,操作人员按照救生舱说明书(培训教程)规定操作舱门开启装置,人为接触手柄立即拉起,开始记录时间,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结束。使用秒表计时。=2\*GB3②舱门启动力:用拉力计勾住舱门开启手柄,直至开启位置,记录起动的最大有效拉力。(2)观察窗的尺寸及结构:目测,材质提供试验报告。(3)救生舱气密性U型压差计自动泄压阀空气泵避难舱体图1舱体气密性试验按图1通过管路连接U型压差计、空气泵至避难舱体,关闭自动泄压阀。试验时,开启空气泵,向舱体内注入空气,观测U型压差计的压力值,当压力值达到200Pa,关闭空气泵和供气开关,同时每20s记录一次U型压差计的值,观测舱内压力下降值,历时1min结束。(4)供氧舱:目测。气瓶固定与维护、清洁。钢瓶资质等。(5)吊装、移动、自重:自测。(6)救生舱超压时自动泄压功能(保压200Pa,所以设置自动泄压压力应大于200Pa的某个值,此试验可以和气密性试验合并进行)按图1通过管路连接U型压差计、空气泵至避难舱体,开启自动泄压阀。试验时,开启空气泵,向舱体内注入空气,观测U型压差计的压力值,当压力值达到200Pa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并记录在30s内时泄压阀开始自动泄压时U型压差计的值。(7)降温能力:根据舱体的额定人数核算每个人、每小时释放的呼吸散热量和体表辐射热量(千卡),以及舱体隔热材质吸收热量系数,按额定防护时间核算降温能力,按第11条综合防护能力进行降温能力测试。(8)抗爆炸冲击强度(应作为型式检验项目,本项试验不做)试验装置组成:主要由试验巷道、气体混合管路、混合通风机、排烟通风机及控制系统组成,见图2。1-试验巷道;2-延长室;3-封闭装置;4-爆炸室;5-测量孔;6-排烟通风机;7-发射臼炮;8-循环管路;9-循环风机;10-阀门;11-可燃气进气管;12-测量孔;13-温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记录仪控制器;16-救生舱;17-岩石墙面图2抗爆炸冲击能力试验装置(1)试验巷道为钢制圆筒,分爆炸室和延长室两部分,水平放置,爆炸室内径为Φ=1.8m(按实际救生舱内径≥0.4m,作为爆炸室内径)、长度为:L=5m。爆炸室的封闭端中心有圆口,敞口端设有封闭装置。延长室长度为15m左右,与爆炸室敞口端相衔接;(2)气体混合管路由进气管、回气管及阀门等组成。进气管由靠近爆炸室封闭端上部引入,回气管由靠近爆炸室敞口端下部引出。在进气管路和回气管路上应分别装有阀门;(3)混合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