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作品欣赏-文艺复兴课件.ppt
上传人:fu****级甜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9.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外美术作品欣赏-文艺复兴课件.ppt

中外美术作品欣赏-文艺复兴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外美术作品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基本特征一、西方写实绘画作品欣赏1485年,达芬奇为维特鲁威(MarcusVitruviusPollio)的《建筑十章》写了一部评论,在评论中他绘制了一幅名为《维特鲁威人》的插图。展示了人体的对称美以及人体结构的规律性。1503年,他一面着手为市政厅大会议厅绘制壁画,一面创作《蒙娜丽莎》。这是他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巴黎。蒙娜丽莎是佛罗伦萨著名的银行家佐贡多的妻子。达芬奇为了唤起她发自内心的情感,曾经请到了钢琴师为她演奏、丑角为她表演。但是,这个见多识广,冷漠、理性的女人并没有使画家得到他想要捕捉到的东西,为此,画家不得不将画作断断续续地延迟了三年。有一天,这个贵妇人在翻阅画家草图的时候,忽然发现了画着鸭掌的图画,她感到非常疑惑。画家说,这是他为研究和设计飞行器而画的,因为水流和气流;水浮力和大气浮力;鸭子在水中滑行和飞禽在空飞翔有某种相似之处。鸭掌滑水动作虽然简单,但隐藏着飞行器飞行的某种秘密。这个冷漠、理性的女人听到这番话,又想到飞行器一旦设计成功,人类将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的情景……顿时,引起了很大震动,并由衷地发出了微笑。这一难得而发自内心深处的微笑立即被达.芬奇捕捉到了,并把它成功地塑造了出来。达芬奇晚年极少作画,潜心科学研究,去世时留下大量笔记手稿,内容从物理、数学到生物解剖,几乎无所不包。但是大部分著作和手稿都没有发表,直到他逝世后多年才被世人所发现。科学史家丹皮尔这样评论达芬奇:“如果他当初发表他的著作的话,科学一定会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1519年5月2日,达芬奇客死异国,终年67岁。他的学生佛朗西斯柯.穆埃基说:“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了。”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1475-1564)89岁在罗伦佐的府邸里,设有一个“柏拉图学院”,学者们聚在一起研究学问,他们在罗伦佐的支持下创立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他们的思想是要把世界归还给人,把人归还给他自己。把人的艺术、文学和科学,还有作为个体的独立的思想和感情归还给人,人绝不能像一个奴隶一样被捆绑在教条之上,在锁链中死亡腐朽。米开朗基罗还经常去听宗教改革家、修道士萨伏纳罗拉揭露教会黑暗的演说,这位为了拯救人类命运而不怕宗教法庭审判的修道士给他的灵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罗伦佐·美第奇死后,米开朗基罗失去了保护人,佛罗伦萨陷于一片混乱,他深感故乡非久留之地,赴威尼斯和波伦亚,后转道罗马寻找发展机会。罗马到处林立古代雕像,犹如走进巨大的古代艺术宝库。23岁的米开朗基罗受法国红衣主教委托,为圣彼得教堂制作《哀悼基督》雕像。这件雕像的问世,使米开朗基罗名盖罗马,自多纳太罗之后又一颗雕刻巨星升起。26岁的米开朗基罗载誉回到故乡佛罗伦萨,便立即从事《大卫》云石雕像的制作,三年后完成,安放在韦吉奥宫正门前,作为佛罗伦萨守护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1505年应教皇朱理二世邀请,米开朗基罗赴罗马为教皇在圣彼得教堂内建造陵墓,雕刻家历经艰辛磨难为陵墓留下名雕《摩西》和奴隶等雕像,米开朗基罗的雕塑成就,使教皇的艺术总监勃拉曼特极为妒忌,他唆使教皇暂不修陵墓,强求雕刻家去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米开朗基罗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画《创世纪》。41岁的大师重又回到佛罗伦萨,出生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奥十世又强迫米开朗基罗为其祖宗圣罗伦佐陵墓制作雕像,著名的《日》《夜》《晨》《暮》雕像就是安放在这座陵墓的石棺上。已经61岁的雕刻家又被教皇召到罗马,在25年前完成的《创世纪》天顶画下的祭坛壁面上绘制《末日的审判》。米开朗基罗是人类天才、智慧和勇气的结晶,他的光荣与成就属于全人类。米开朗基罗作品的艺术特点:一是在宗教题材中有着鲜明的人民性特色。二是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气息。例如大卫的理想、摩西的愤怒、奴隶的痛苦、夜的悲伤等都是那个时代的回声。三是他不同于达芬奇和拉斐尔,他的作品反映了时代和个人思想上的矛盾,故带有悲剧色彩。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很多,这些作品好像是一串串路标,它告诉人们,他有过向往、激情、痛苦和悲伤。《大卫》大卫这一英雄题材曾为历代大师所用:多纳太罗雕过符合《圣经》传说的少年大卫,委罗基奥也创造过身披铠甲的武士大卫,他们都是凯旋的胜利者。唯有米开朗基罗,既超越圣经中文字记载,也超越了先辈大师们的模式,他没有把大卫塑造成一个牧羊少年,把他雕成一个青年壮士的形象,靠他那颗伟大的心和那双强有力的手,面对哥利亚那样身穿一千磅胸甲的巨人而毫无畏惧,才能赤手空拳打死闯入羊群的狮子和熊。米开朗基罗心目中的大卫,是个充满青春活力的英勇斗士,勇气和正义的化身,同时,也是保卫祖国、治理城市的象征。他是一个伟大时代的标志,它标志着人类觉醒。这件作品与《蒙娜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