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教学反思MicrosoftWord文档(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扬教学反思MicrosoftWord文档(2).doc

扬教学反思MicrosoftWord文档(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声》教学反思作为新上任的一名特岗教师,我的教学经历仅四个月,课文中的程老师也有我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说她及时认可学生。这篇课文对我深有感触,尤其是作为同行。《心声》是语文版教材(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文章无论从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地塑造、以及内容的现实性都极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我选讲的第二课时,重点把握小说的情节;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多角度把握文章的主题,明确心声的含义。那么如何把理清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出色的完成呢?我经过深思熟虑,设计了几个独具匠心的环节,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课堂效果很好。我让学生首先浏览全文,共同来梳理一下情节,以假如我们把这个故事拍成一部电视连续剧的话,同学们讨论一下,拍成几集合适为切入点,配以精心设计多媒体展示,附以同学们可以临时客串一回主创人员的语言激励,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被点燃起来,纷纷主动到原文情节中去寻找问题答案,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师生互动把握小说的情节的教学目标很自然就完成了。对于文中的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也尝试着摒弃了传统做法,在教学环节上下了一些功夫。首先,我以假如,文中的主要人物李京京明天要转入咱们学校读书,而程老师也调入我校任教了。对他们,你有话要说吗?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活动预热。紧接着不失时机的抛出教学设想㈠班会:李京京要转入咱们班,你欢迎他?下面,我们模拟一次以李京京要转入咱们班,你欢迎他吗为题的主题班会。先请同学们再次浏览有关故事情节,然后在此次班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结果,学生的手纷纷举起来,在热烈的班会中,在七嘴八舌中,我们欢迎他!李京京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1、李京京:勇敢在课文的第52自然段,他在公开课上,没有人敢举手朗读的情况下举起了手,表现他勇敢。2、在课文的第20和59自然段,他每次读到这个故事就想起乡下的爷爷,这说明他铭记亲情,渴望亲情。3、他还天真率直赵小桢读得不好,他当众指出来,一点也没考虑可能会得罪别人。4、李京京还很固执(执著)。当他第一次要求读课文被拒绝后,没有放弃,自己偷偷在树林里读,同学们读时诚恳地提出建议,被同学们奚落后,在公开课上,冒着可能被老师再次拒绝、被同学嘲笑的危险,再一次举手请求读课文。根据课文第24段中的叙述得出这个结论的。京京从第一次要求读课文被拒绝到最后成功,经历了几次小的转折,此间他的愿望始终没有动摇过,我们不能不被他执著追求的精神深深感动。就这样,人物形象的分析也就顺利完成了。㈡师生面对面送给程老师的真心话你们喜欢程老师吗?程老师教我们语文课好吗?为什么?中央台有个叫面对面的访谈类节目,很受欢迎。今天我们在这里也模拟一个权且叫做师生面对面的活动,请大家送给程老师一些真心话,表达一下你们的心声,大家愿意吗?先想一想,你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人或事物,并客观加以评价,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促进了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就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积极参与,有了收获而且得到了不少人生启迪。上了这样一节课,本身对自己就是一次挑战和考验,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拿任课教师与程老师作比较。但当自己聆听学生们对文中人物的进一步理解时,我深感学生的思维潜力是广阔的,尚待我们作为教师的来开发;借助于学生对文中程老师的态度,我作为教育工作者,深受启发,对照自身发现了很多不足,亦觉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