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信息与能源专项测试题.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考物理信息与能源专项测试题.docx

中考物理信息与能源专项测试题.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各2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移动电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移动电话既能接收电磁波,也能发射电磁波B.移动电话发射功率非常大,其天线的灵敏度很高C.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通话需基地台转接D.移动电话用微波信号与电话网络联系2在现代信息传递中,电磁波扮演了重要角色。下列信息传递方式利用了电磁波的是:①有线电话,②移动电话,③无线电广播电视,④卫星通信,⑤网络通信,⑥光纤通信。A.②③④⑥B.①②③⑤C.①⑧④⑥D.②④⑤⑥3.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它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电池和VCD光碟都应用了磁性材料B.核能是可再生能源C.光导纤维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定位和导航的4.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简称3G)与1G、2G的主要区别是传输声音和数据速度上的提升,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可视电话的开通,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看到对方动态的图像.3G手机传递信息依靠的是A.电磁波B.红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5.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电磁波具有能量;D.电磁波的频率越低,其波长越短。A、光波、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光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不能传递信息C.中央电视台与黄石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D.电磁波的波长越长,频率越小7.(08南京)下列设备的运行与电磁波无关的是A.医院里,医生利用B超可观察到母体内的婴儿情况B.“嫦娥一号”接收地面指挥中心的运行指令实现变轨而奔向月球C.汽车上安装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路线和距离D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救灾人员利用卫星电话恢复了与外界的通讯联系8.目前许多城市的居民使用煤气、天然气为燃料。关于煤气、天然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B.是一次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C.是二次能源,是可再生能源D.是二次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9.关于能源与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应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城市建筑可以随意使用玻璃幕墙B.彩电、空调、手机等家用电器在使用中,对人和环境不会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C.石油、煤、天然气的开采和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D.太阳能是一种既无污染,又取之不尽的新能源10.下列倡议与“节能减排”的主题不符合的是A.提倡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家庭轿车B.提倡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塑料垃圾C.提倡少用空调,减少用电D.提倡城市亮丽工程通宵亮灯,美化城市11.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因此我们要节约能源.在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风能B.水能C.太阳能D.石油12.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地球一小时”的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一21∶30熄灯一小时。下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做法,不宜提倡的是A.提高森林覆盖率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C.响应“地球一小时”倡议D.开发新能源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C.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核裂变14.在倡导“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今天,人类应特别重视下列哪种能源的利用A.太阳能B.煤炭C.石油D.天然气15.(2010年泰州市)手机接收到来电信号时,指示灯发光并发出声音(或振动);拨打别人的手机,如对方接收不到信号,会听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现用两部手机、硬纸鞋盒和金属点心盒做“探究不同材料对接收电磁波的影响”实验:将一部手机先后放到鞋盒和点心盒内(盖严盒盖),再用另一部手机拨打盒内手机,参见图。在下列判断盒内手机能否接收到信号的方法中,不可靠的是A.听是否有“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B.盒内手机设为振动,触摸盒子感觉是否振动C.盒内手机设为响铃,听是否传出声音D.在盒盖上开一个小孔,看盒内手机指示灯是否发光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第16至21小题每题2分,第22至23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6.(08荆门)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汶川大地震震中区会产生很强的次声波,远隔千里的我们也有不舒服的感觉。地震对地面上的通信设施造成巨大破坏,救援初期主要靠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与灾区取得联系,该系统利用太空中的__________作微波中继站。地震发生仅几分钟,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因特网就得到了地震的信息,目前人们经常使用的因特网通信形式还有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