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致学生家长环境保护、创绿色学校的公开信——新舟镇洪平小学尊敬的学生家长:龙宫取宝,嫦娥奔月,遥远的神话,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已经变为活生生的现实。现代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提供了无比的便利。但是,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正面临巨大的危机,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已经日益不堪重负,频频发出沉重的呻吟,不断向我们亮出黄牌: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频发,气候恶化;滥垦草原,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盛行,泥浆雨出现;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建筑物崩蹋;任意排放有害物质,使环境污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位;臭氧层空洞、酸雨、“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土地盐碱化、耕地锐减、人口剧增、淡水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匮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环境问题,已严重地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保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蔚蓝的天空,洁净的空气、幽美的风景,使人类和环境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共同责任。关心环保、保护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重视、共同参与,为此,学校决定以“创绿”为主题,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教育学生树立优患意识,提高环保意识,关注环保事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因此,学校向尊敬的家长们发出强烈的呼吁:树立环保意识,实践环保行为,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一件事做起,为子女作好表率,与学校携起手来,为培养适应21世纪要求的绿色人才,为中国21世纪的环保事业的进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希望家长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意做好以下的点点滴滴:自觉节约用水、用电,储存已用过的水以供冲洗厕所之用,夜深时注意调低电视机的音量,自觉实践绿色消费行为,不使用一次性木筷,不买山羊绒织成的衣物,不买濒危动物制品,不吃用国家级保护动物作成的山珍海味,不使用含氯电冰箱,不买含有机磷洗涤剂,购买无公害蔬菜,少用一次性塑料袋,注意垃圾的分类处理……花香鸟语,沁人心肺,绿水青山,使人心旷神怡。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总是令人无限神往,“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尊敬的家长,我们期盼,我们也坚信,学校的倡议,能得到你们热烈回应和支持,为了我们,更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携手合作,自觉投身到环保活动中去,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新舟镇洪平小学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10年03月12日致学生家长环境保护的一封公开信尊敬的学生家长:建设环境优美家园,创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重大举措和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小城镇环境建设,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组织形式。遵义市在今年隆重开展的“双创一巩固”活动,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学生家长和您的孩子一起要积极投入到此项活动中来,为创建成“绿色学校”“绿色家庭”作出应有的贡献。你我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持个人和家庭环境的卫生整洁:生活垃圾袋装后投入垃圾箱,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抛杂物;保持室内院落清洁,防前屋后无暴露垃圾,场地平整;切实增强环保意识,保护好生存环境,不人为制造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遵守交通秩序,整齐停放车辆;不乱搭乱建,不乱设摊点,不占道经营;爱护公共绿化,有机化地美化、绿化家前屋后环境。让我们同心同德,共创共建,为实现“新舟镇绿色学校”而努力。新舟镇洪平小学“双创一巩固”工作领导小组2011年3月15日致学生家长环境保护、创绿色学校的公开信——新舟镇洪平小学尊敬的学生家长:龙宫取宝,嫦娥奔月,遥远的神话,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已经变为活生生的现实。现代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提供了无比的便利。但是,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丰硕成果的同时,也正面临巨大的危机,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已经日益不堪重负,频频发出沉重的呻吟,不断向我们亮出黄牌: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频发,气候恶化;滥垦草原,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盛行,泥浆雨出现;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建筑物崩蹋;任意排放有害物质,使环境污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位;臭氧层空洞、酸雨、“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土地盐碱化、耕地锐减、人口剧增、淡水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匮乏、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环境问题,已严重地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保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蔚蓝的天空,洁净的空气、幽美的风景,使人类和环境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