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试卷及答案优质.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试卷及答案优质.pdf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试卷及答案优质.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质量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吭声(kēng)勉强(qiǎng)忐忑(tǎntè)B.踮脚(diǎn)沮丧(jǔsàng)懊悔(àohuǐ)C.龟裂(jūnliè)誊写(téngxiě)颤抖(chàndǒu)D.谴责(qiǎnzé)褐色(hèsè)陀螺(luótuó)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A项中“忐忑”应读为“tǎntè”,C项中“龟裂”应读为“jūnliè”,“誊写”应读为“téngxiě”是错别字,正确为“誊写(kèxiě)”,D项中“谴责”应读为“qiǎnzé”,但“陀螺”应读为“tuóluó”。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B.我们要养成认真读书和仔细思考。C.同学们在教室里认真地听老师讲故事。D.奶奶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病句的辨析能力。A项中“秋天”和“北京”搭配不当,应改为“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B项中“养成”后面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习惯”。D项中“过去的”和“往事”重复,应去掉“过去的”。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诚肯诞生启迪B.细腻洋溢刹那C.茅亭花瓣飘泊D.眷恋艰定皱纹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词语中错别字的辨识能力。A项中“诚肯”应改为“诚恳”。C项中“飘泊”应改为“漂泊”。D项中“艰定”应改为“坚定”。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B.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橘子、桃子……等。C.“好香的雨啊!”小金巴狗在雨中摇摆着小尾巴说。D.“我是苹果,”它说:“我和海棠、山楂一样,属于蔷薇科。”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标点符号使用情况的掌握。A项中“说道”后面应用逗号。B项中“等”和省略号重复,应去掉一个。D项中“它说”后面应用冒号。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比喻)B.这不是难为蝴蝶吗?(反问)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排比)D.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夸张)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辨识能力。D项中“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是比喻句,把“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不是夸张句。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多选,每选对一个得2分,共4分)A.蜜蜂飘扬蝴蝶飘泊B.暮色降落漂泊搭船C.陪伴暖和吵架箩筐D.孤独偶尔疲倦讨厌【答案】B、D【解析】A项中“飘泊”应为“漂泊”;C项中“箩筐”应为“箩框”或“箩篼”,但“箩筐”为常用词语,一般认为是正确的。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有(多选,每选对一个得2分,共4分)A.同学们在操场上玩得不亦乐乎,忘记了时间。B.小明总是粗心大意,常常把作业本落在家里。C.爷爷年事已高,但他仍然精神矍铄,每天坚持锻炼身体。D.小红的演讲声情并茂,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答案】A、C、D【解析】A项中“不亦乐乎”表示非常快乐,用在此处形容同学们玩得开心,符合语境;B项中“粗心大意”通常指做事马虎,不细心,但“常常把作业本落在家里”更偏向于“丢三落四”或“健忘”,因此“粗心大意”用在此处不太恰当;C项中“年事已高”和“精神矍铄”形容老年人虽然年纪大但精神很好,用在此处合适;D项中“声情并茂”形容演讲或朗诵时声音优美,感情丰富,用在此处形容小红的演讲很合适。三、判断题(每题3分)1.句子“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中,“黄”是形容词,用来描述树叶的颜色。()【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对句子成分的分析能力。在句子“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中,“黄”确实是用来描述树叶颜色的形容词,所以判断为正确。2.《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望庐山瀑布》实际上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而非王之涣,所以判断为错误。3.“秋”字的第一笔是“撇”。()【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对汉字笔顺的掌握。“秋”字的第一笔实际上是“点”,而不是“撇”,所以判断为错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