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记”“多练”“巧练”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熟记”“多练”“巧练”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docx

“熟记”“多练”“巧练”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熟记”“多练”“巧练”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熟记”“多练”“巧练”是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引言】:“9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中的一节典型课,也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节典型课,除了因为它是乘法口诀学习的最高阶段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它具备了一些非常典型的规律和有趣的现象。因此,就如“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算法多样化的典型课)一样,它成了多年来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的首选内容,随着交流、学习的不断加深,我对这样的教学案例有了新的思考。我结合教学中的某些片段,提出一些粗浅看法,与同行一起在学习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案例描述】:片段一课前全体学生试背9的乘法口诀,有不少学生已经会背。上课以后教师让学生尝试写出9的乘法口诀,写完的同学上黑板写一句,后面的同学轮流上黑板将9的九句口诀补充完整。探究某几句口诀所表示的意义以及所能解决的乘法算式……〔反思之一〕:在上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尝试在本子上写出9的乘法口诀,这样能够展示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之后教师采用了让学生板演的方式,逐渐呈现9的乘法口诀,表面上看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和开放,但细细思考一下,这样的展示方式表面上看很热闹,实际上没有太大的思维含量,不能起到计算教学中展示学生个性做法与错误做法从而为后续教学提供丰富素材的作用。同时,这样的呈现方式花费的时间较多,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而且学生的板演书写不工整,不利于后续的学习、背诵以及规律的观察。〔改进方法〕:教师布置学生尝试在本子上写口诀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9的乘法口诀的前半句(从“一九”到“九九”),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之后指名师生共同完成口诀的后半句及相应的算式得数。因为通过之前的口诀的学习,学生对口诀的结构(如8的口诀有八句,从“一八”到“八八”)以及所能解决的乘法算式已经非常了解。这样既为后续学习呈现了完整、工整的板书,又大大提高了此环节的效率。片段二口诀及算式呈现完毕并探究完口诀意义后。师:仔细观察一下口诀,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发现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九”。师:当然,因为这是9的乘法口诀。生2:我发现口诀的第一个字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师:不错,说明9的乘法口诀一共有九句。生3:我发现后面一句口诀的得数都比前面一句多9。师:真棒!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生4:以“三九”和“二九”为例,就是比它多了“一个九”。……师:请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乘法算式,你又什么新发现?生5:我发现得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9、8、7、6、5、4、3、2、1”,而十位上的数字是“1、2、3、4、5、6、7、8”.生6:我发现其中一个因数是“1、2、3、4、5、6、7、8、9”,而且每个因数都比积的十位多1。师:你能举个例子吗?生6:9×4=36,4比3多1。9×8=72,8比7多1。师:请大家再把这些得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起来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生相加后发现“都等于9”。师接着引导学生得出“几乘9就等于几十少几”,如3乘9就等于30-3,也就27。师介绍用手势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生开始运用喜欢的方法记忆9的乘法口诀。……〔反思之二〕:该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先理解口诀意义,在发现规律,最后利用所发现的规律协助记忆。表面上看思路非常严谨,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说还是很值得商榷的。事实上,如何让学生又快又好地熟记口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最后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但仔细分析分细发现规律的过程,其中有很多规律是对帮助记忆没有多大作用的,另外一些规律虽能在初期协助记忆,但对学生熟记口诀往往有负面作用。首先,生1和生2所发现的“规律”只是口诀排列上的规律性,并未涉及运算当中的规律,这样的发现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当然这也和教师宽泛的提问设计有关。其次,生3所发现的“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9”,在任何乘法口诀中都存在类似的现象,它在协助学生运用口诀中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有的学生在初期背口诀的时候,往往会借助积每次加上9的方法按序记忆,因此一旦抽背“六九”口诀的时候,他必须从“一九得九”开始一直背到“六九五十四”才知道该口诀的得数,运用该规律对学生熟练运用口诀是不利的。同样,生5所发现的积的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字变化规律,也是存在于整体口诀中的(纵向规律),而不是单句口诀的横向规律,因此,一旦抽查口诀中的某一句时,很难用该规律解决问题。第三,生6和后面教师引导所发现的规律都是口诀的内在(横向)规律,它对口诀的记忆特别是口诀的随机记忆是非常有帮助的。但几天之后则会呈现其弊端,以“几乘9就比几十少几”这个规律为例,学生记忆时,脑子里需要经历两步思考过程:和几十比;几十减几等于几。如果学生在后续运用中都要经历这样的思考过程再得出得数,那将大大降低口算的速度。同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