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翻译英语的技巧翻译英语的技巧(汇编15篇)翻译英语的技巧1一.大纲要求教育部最新六级考试大纲(1999年)对翻译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二.题型变化四六级考试改革之后,更加侧重了综合测试部分。该部分又由两小部分组成:完型填空或改错,所占分值为10%;简答或翻译,所占分值为5%。虽然这四种题型占分比例不高,但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反应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所以还是值得引起各位考生的关注。虽然翻译也是往年四级考试题型之一,但是在四级新题型中,翻译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考查英译汉转变为考查汉译英。翻译只有5分钟,总共5道题目,所占分值为5%。翻译部分由5个句子组成,要求考生将句子的一部分由中文翻译成英文,它测试的是句子、短语或常用表达层次上的中译英能力。三.解题技巧由于翻译本身评价标准和可操作性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翻译只设定了5%的分值。虽然该部分以中译英的命题形式出现,但考查重点仍然是语言基础知识,与高层次意义上的文化背景和深层的语言内涵基本无关。考题只考查汉译英,没有英译汉。这是学生相对熟悉的题型,因为大学英语精读教材中,每课都有汉译英译的句子练习,学生可在平时学习中训练翻译能力。翻译英语的技巧21、略读全文在翻译过程中,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因此,首先要略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并理解划线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的语法及逻辑关系。2、分析划线部分划线部分一般来说句子结构都比较复杂,如果高不清楚句子结构,很难做出正确的翻译。分析划线句子结构时,要注意分清主从句,哪是句子的主干。其次,要理解划线句子的意义,不仅要弄清句子表面的意义,还要理解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也要特别注意句子中的代词和所指代的意义。另外,要注意句子中包含的短语和固定结构,这也往往是考点。3、翻译正确理解原文后,接下来就是翻译。关键是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将英文的原意忠实的表达出来。关于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只是我们很多人都没有理解直译和意译的区别,从以上所谈的英汉区别可知,不可能存在绝对的直译,因为毕竟两种语言相差太大,任何直译都是经过一定变通之后的直译,但有的人以为这便是意译是错误的,意译一般在文学翻译中才会出现。要做好翻译,关键要有正确的.翻译意识,前面所说的技巧是必须用的,把握了这一点,也就具备了做好英语翻译题的前提。主要有如下翻译技巧。1.分译法。翻译部分句子,大多为复杂从句,而汉语中没有与之一一对应的从句,因此,要翻译出来让人看懂,就必须将其拆开,分译成各个单句。转译法。很多被动语态如果机械的翻成被动语态,可能会让人看了觉得别扭,因此需要转为主动态。此外,还有否定转译等各种情况。2.添减词法。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在英文看上去比较正常的句子,译成汉语时,如果不或增或减一些词可能无法把英文的原意表达出来,这样就需要适当地运用添减词法。3.单复数译法。单复数要译出。4.时态的译法。英语中有专门表示时态的句子成分,而汉语则没有,因此,有时必须加一些表时间的副词,如“着,了,在“等。5.代词的译法。代词一般需要转译成名词,即把其所指代的意义译出。6.人名地名的译法。知道的可以译出来,不知道就保持原文。4、校核校核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检查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通过把译文和原文对照比较往往能发现问题;二是检查译文本身是否通顺或表达清楚。三是检查译文是否有笔误,是否有漏译词,是否有代词未转译,时态是否译出,数字、日期是否译错,标点符号是否用错等。翻译英语的技巧3自考英语专业本科段笔译的考试,这个考试可以说是中国最难的一个翻译考试之一,说它难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书本上的知识考得太死教材选用的庄绎传先生编写的英汉翻译教程,实际上,这本书也就是他所写的简明英汉翻译教程,同时这本书也是很多学校考翻译专业研究生所必备的教材。北外的高级翻译学院用的也是这套教材。但是主要的问题不是教材很难,关键是考试的内容是和书上要一模一样的,所以同学在复习的时候就会觉得很辛苦,一个单词翻译的和书上不一样就可能出现错误,所以知识点的把握确实是很重要的。二、课外的内容考得越来越多在前几年的考试当中主要以书的内容为主,甚至能够达到80%以上,所以即使就是背书也就罢了。近几年以来这样的趋势发生了改变,特别是20xx年的考试当中,书上的知识点只占50%左右。这是广大考生就更加郁闷了,书的知识本身没有掌握扎实,现在又出现课外的知识点,实在是难上加难了。结合于以上两点原因,又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我个人谈谈在最后阶段的复习时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1、重点把握书上的内容考试是以书本的知识为主要依据,特别是书的一些重点篇目。本书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