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上学期期中评估(Ⅱ)限时: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以下的哪些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A.研究某学生骑车由学校回家的速度B.对其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C.研究火星探测器从地球到火星的飞行轨迹D.研究火星探测器降落火星后如何探测火星的表面解析: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它是我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引入的一种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为质点,关键看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即物体大小和形状能否忽略.A、C情景中物体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因而可看为质点;B、D情景中所研究的问题都涉及物体的不同部分,此时的物体就不能再看为质点,否则问题将无法研究.答案:AC2.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61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用10.8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约为是9.26m/sB.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约为8.71m/sC.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约为9.2m/sD.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s末的瞬时速度解析:按平均速度定义计算知A、B对;0.1s时间比较小,故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是7s末的瞬时速度C对,D错.理解瞬时速度有一定困难,当时间段取得非常小时,运动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就非常小,这时平均速度就可以认为等于该时刻瞬时速度的大小,实际上,分析运动员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就是用高速摄影机摄下全过程情况再用上述办法进行分析的.答案:ABC3.如图1为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t,在时间t内物体的平均速度eq\x\to(v)是()图1A.eq\x\to(v)>eq\f(v0+vt,2)B.eq\x\to(v)=eq\f(v0+vt,2)C.eq\x\to(v)<eq\f(v0+vt,2)D.无法确定解析:eq\x\to(v)=eq\f(s,t),s即曲线下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连接v0、vt两点构成一直角梯形,其梯形的面积S′=eq\f(vt+v0,2)t,比较两者面积的大小,从而判断出eq\x\to(v)与eq\f(v0+vt,2)的关系.答案:A4.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设乌龟和兔子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图2A.兔子和乌龟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乌龟的运动是匀加速运动C.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两次D.兔子和乌龟同时到达终点位置解析:由图象可看出乌龟比兔子早出发,A错,乌龟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错.乌龟和兔子在t2、t4时刻两次相遇C对,乌龟早到达终点,D错.答案:C5.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它们的初速度大小不同,而加速度大小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A.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两物体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两物体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D.两物体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解析:以另一物体为参考系,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为|v1-v2|,故位移之差Δx=|v1-v2|t.答案:AC6.一质点的x—t图象如图3所示,能正确表示该质点的v—t的图象的是图中的()eq\o(\s\up7(),\s\do5(图3))答案:A7.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在同时制动后,均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5s停止,乙车前进的距离为()A.9mB.18mC.36mD.27m答案:B8.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2,则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①物体第2s末的速度为20m/s②物体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③物体前2s内下落的高度为20m④物体第2s内下落的高度是10m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9.物体在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后改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在C点.已知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32m,所用的总时间为10s,根据上述条件()A.可求出AB间的距离B.可求出BC间的距离C.可求出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D.不可求出上述三个量中的任一个答案:C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m/s,方向向东;当t=2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m/s,方向仍向东.则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m/s()A.5sB.6sC.7sD.8s答案:AC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是________m,最后1s的初速度是______m/s,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