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doc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阵地。它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是每一位老师的心声。教育者深知过去的传统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是不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并且还存在着弊端。因此我们必须去尝试探讨“三为主”高效课堂,以期对建构符合时代需要的发展性高效课堂。现结合我县大力提倡的“三为主”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谈谈我的理解。以传授知识为本位的传统课堂教学往往会把教师的讲授作为主要方式,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上,教师教代替了学生学。教师成为中心。而“三为主”高效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以小组形式让学生独学、群学、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讨,小组展示的活动过程,最终达到让每个学生都学得好。具体表现为:一、全员参与教师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形式,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参与成功带来满足,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二、全程参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不是局限于独立思考和练习阶段。从教学的各个层面都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三、积极参与“三为主”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活跃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和消极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这种积极地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这主要是因为“三为主”高效课堂具有评价竞争机制。四、有效参与一节课中光有表面的热热闹闹是不行的。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可能获得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和获得高效。因此,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参与就是在教师引领下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的参与教学,有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与参与者。教师主体参与应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相比而言,传统课堂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它的致命弱点就是严重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这样的课上总有三怕思想:一怕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二怕影响考试成绩;三怕影响课堂秩序。它的弊端有:1.过于注重教师的表演和学生集体的整齐。2.学科之间缺乏沟通。3.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尊严,学生的人格普遍受到漠视。4.忽视课堂的情感活动,盯着客观世界而忽略了自我。5.重结论,轻过程的方法,整个教学过程很难体现一种“能动、自主、有创造性”的学习。传统课堂的后期发展为启发式教学,提倡师生互动,但只是浅层次的行为上的动,而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上的动。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问为前提。这种动是被动的,并非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发自内心的有效地动。它只是一种行为参与,不是思维参与。这样就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启发式的教学还是传统课堂。那么又怎样把这种传统课堂再继续改进呢?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教师先根据教学目标、重点设计一课时的导学案,然后让学生预习、自学导学案。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众多的问题归纳总结整合后,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师生一起来评价学生的发言。这样整个过程就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展示,就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的眼光、思维的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是我们今天正在实施的“三为主”高效课堂。以上是我对两种课堂的一些粗浅理解和对比,为今后更好开展“三为主”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积累一些有用的经验。欢迎有经验的老师提出指导意见,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