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型眩晕诊治模型眩晕诊治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如何提高接诊率,在较短时间(24~48小时)内使患者尽快进入正确检诊方向将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②眩晕涉及的科室和专业学科较多,如何及时筛查和处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或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的恶性眩晕极其重要。③如何使仅有眩晕主诉而缺乏体征的患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客观且专业的分类评估面临挑战。④症状性药物治疗影响前庭代偿功能的早期建立,一般不主张使用。若必须使用时,应在48小时内停止使用,并尽早开始前庭康复。越早开始前庭康复,治疗效果越好。⑤精神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发病率高且困扰眩晕诊治的慢性眩晕。若外周或中枢器质性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未能及时发展前庭代偿机制,加上心理性因素产生,会进一步阻碍了其恢复过程。结合序列模型的特点结合序列模型是采用快速量化的量表、国外临床长期使用的规范性常规流程及简便快捷的筛查工具,同时配有前庭功能、眼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检测,从而有助于解决眩晕诊治中的问题。此外,对可以诊断的简单病例,这一流程提供了简易康复治疗的流程。对不具备条件或无法进一步专科评估者,这一流程也提供了转诊的指导流程。1、及时鉴别中枢性和外周性损害:及时鉴别中枢性或外周性损害是眩晕治疗的关键。前庭自旋转试验(VAT)虽然需要特殊仪器,但仪器操作相对简单,仅15分钟即可完成对患者的筛查,并提供区分外周性或中枢性疾病信息。此外,结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可早期识别慢性主观性眩晕,为提高诊治能力提供了处理方法和手段。2、重视对慢性主观性头晕的诊治:30%~50%急性前庭疾病患者可发展为慢性,甚至出现合并的慢性主观性头晕(CSD),故诊治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外周和中枢性疾病属于发作性眩晕者,其表现可能很相似,但病因不同,故治疗也不相同。②发作性和慢性持续性眩晕疾病治疗不同。③CSD须进行相应治疗,否则将影响眩晕治疗效果。此外,诊断CSD须排除特异性异常存在。④部分外周性疾病易与中枢性疾病同时存在,如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可与早期后循环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PCI-TIA)、偏头痛性眩晕及多发性硬化等并存。对合并中枢性因素的外周性眩晕或合并了外周性因素的中枢性眩晕,须考虑治疗的特殊性。结合序列模型系统采用简易眩晕量表,可帮助判断眩晕的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比重,鉴别精神源性眩晕。了解功能状态损害程度对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对CSD的认识是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新成果,及时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SSRI结合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可提高合并CSD的器质性眩晕者治疗效果。3、重视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在病因治疗同时,及早开始康复治疗,有助于患者功能恢复。VAT在3个层次上提供服务,包括医学诊断、康复诊断及风险诊断,其为治疗提供服务,且极大改变了以往只有诊断没有治疗的状况,把诊与治结合起来,治疗和预防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