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及趋势.doc
上传人:小云****66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及趋势.doc

(完整word版)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及趋势.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及趋势王民雄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1班学号:222009322072054摘要:本文讨论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描述了不同种控制理论的具体内容。通过掌握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系统理论知识理论框架,进而加深对“自动控制理论”认知以及发展趋势的大致了解。关键字: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历程趋势1导言自动控制经过数十年世界范围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了现代工农业的巨大发展。这些年,自动控制理论在各领域都有着极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对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及趋势进行纲领性分析和探讨,加深对自动控制理论的了解与进一步认识。2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根据控制理论的理论基础及所能解决的问题的难易程度,我们把控制理论大体的分为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这种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发展过程。经典控制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前)经典控制理论,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在频率域对单输入---单输入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的理论。控制系统的特点是以输入输出特性(主要是传递函数)为系统数学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和根轨迹法这些图解分析方法,分析系统性能和设计控制装置。2、研究对象是单输入、单输出的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955468.htm"线性定常系统。3、控制思路基于频率域内传递函数的“反馈”和“前馈”控制思想,运用频率特性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波波夫法,解决稳定性问题。理论简介经典控制理论主要研究系统运动的稳定性、时间域和频率域中系统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01906.htm"运动特性(见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827687.htm"过渡过程、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85570.htm"频率响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校正方法(见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83013.htm"控制系统校正方法)。经典控制理论包括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62310.htm"线性控制理论、采样控制理论、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62315.htm"非线性控制理论(见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12679.htm"非线性系统理论)三个部分。早期,这种控制理论常被称为自动调节原理,随着以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57377.htm"状态空间法为基础和以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455976.htm"最优控制理论为特征的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72447.htm"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在1960年前后),开始广为使用现在的名称。5、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早在古代,劳动人民就凭借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反馈概念的直观认识,发明了许多闪烁控制理论智慧火花的杰作。如我国北宋时代(公元1086~1089年)苏颂和韩公廉利用天衡装置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就是一个按负反馈原理构成的闭环非线性自动控制系统。2.起步阶段:随着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的发展,到十七、十八世纪,自动控制技术逐渐应用到现代工业中。1681年法国物理学家、发明家巴本(D.Papin)发明了用做安全调节装置的锅炉压力调节器;1765年俄国人普尔佐诺夫(I.Polzunov)发明了蒸汽锅炉水位调节器等;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albums/1259773/1259773.html#0$241f95cad1c8a786ae8a2c496709c93d71cf50d0"1788年,英国人瓦特(J.Watt)在他发明的蒸汽机上使用了离心调速器,解决了蒸汽机的速度控制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控制技术的重视。发展阶段: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奈奎斯特(H.Nyquist)提出了频域内研究系统的频率响应法,建立了以频率特性为基础的稳定性判据,为具有高质量的动态品质和静态准确度的军用控制系统提供了所需的分析工具。随后,伯德(H.W.Bode)和尼科尔斯(N.B.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