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Outline一、药物应用(yìngyòng)评价45678910111213/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Outline《处方(chǔfāng)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chǔfāng)点评制度,填写处方(chǔfāng)评价表,对处方(chǔfāng)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chǔfāng),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建立处方点评制度目的充分掌握本机构医师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加速建立不合理用药监测、制约、干预(gānyù)机制,纠正不合理用药提升医疗机构药物治疗水平,节约卫生资源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医院处方点评规范》(暂定名)第二条:处方(包括门急诊处方、病房(区)用药医嘱单)点评是处方调配后的药物应用评价,是指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或者医院制定的规定和标准,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进行(jìnxíng)评价,发现实际存在或者潜在的用药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得少于1‰(每月不少于100张),病房(区)用药医嘱单的抽样率不得少于1%(每月不少于30份)按处方抽样方法抽取处方,结合《处方评价表》对处方进行点评病房(区)用药医嘱的点评应当以患者住院病历为依据,对“用药”实施(shíshī)综合点评院领导和药事管理委员会、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技术支持下,由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shíshī)。药学部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的资质。处方点评(diǎnpínꞬ)的结果处方(chǔfāng)标准6、处方修改或超剂量后医师重新签名;7、药品规格、数量书写规范;8、用法用量清楚,无“遵医嘱”、“自用”等含糊的字句;9、处方书写清晰、无涂改、易辨认;10、普通处方不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不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用药天数(tiānshù)加以说明;1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级管理的规定,医师无越权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用药不适宜(shìyí)处方超常(chāochánꞬ)处方超常预警(yùjǐnꞬ)与干预超常预警与干预建立良性干预机制,提高(tígāo)医疗水平与质量干预(管理与技术规范)→督导检查执行情况→干预(技术指导)现阶段行政干预更有效技术干预比行政干预更重要超常预警重点监控(jiānkònꞬ)项目超常(chāochánꞬ)预警与干预处方点评(diǎnpínꞬ)应关注处方(chǔfāng)点评应关注处方点评应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用药情况。处方点评应标准化,与地区(dìqū)水平可比(公示)。处方点评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合理用药。Outline如何评价Ⅰ类切口(qiēkǒu)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píngjià)标准51全球(quánqiú)权威性循征医学GUIDELINE——SIGN(ScottishIntercollegiateGuidelineNetwork)全球(quánqiú)权威性循征医学GUIDELINE——SIGN(ScottishIntercollegiateGuidelineNetwork)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包括: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等预防(yùfáng)用药纳入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管理。外科手术预防(yùfáng)用药目的一般情况下,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高危因素除外手术范围大、持续时间超过该类手术的特定时间或一般手术>2h、污染机会多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yīdàn)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的血管外科手术等高龄(>70岁)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受器官移植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经监测认定(rèndìng)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yùfáng)用药的选择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shǒushù)预防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