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上传人:新月****姐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素养评价四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共同原因主要有()①铁器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②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变革③实现富国强兵和争霸战争的需要④商鞅变法的促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选B。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铁器牛耕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变革,取得政权;各国国君也希望实现富国强兵,进行争霸战争,支持变法;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不对,商鞅变法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变法的表现之一而非原因。2.《史记》曾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宗室贵戚多怨望”的原因是()A.商鞅变法时,下令将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B.商鞅变法时,以军功授田定爵位,使得贵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权C.商鞅变法时,实施“保甲制度”和“连坐法”,用以控制贵族D.商鞅变法时,鼓励平民努力耕织,奖励生产,使贵族无法从事工商业【解析】选B。商鞅变法时并未下令将贵族的土地全部没收,A错误;实施“保甲制度”和“连坐法”,不是用以控制贵族而是加强统治,C错误;在商鞅变法时贵族也是可以从事工商业的,D错误;废除世卿世禄制和奖励军功使得贵族无法享受既有的特权,出现了“宗室贵戚多怨望”的现象,故选B。3.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某项措施,该措施产生的作用是()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兰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孤陆贺楼楼A.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C.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D.使北魏立足中原经济文化中心【解析】选C。材料体现的是孝文帝改汉姓的措施,主要是促进了民族交融,C正确;均田制的推行促进了北方的经济恢复,A排除;北魏政权封建化是多种措施的结果,仅靠改汉姓是不能实现社会转型的,B排除;D说法与改汉姓无关,排除。故选C。【补偿训练】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解析】选D。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和民族交融,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因此取得成功,故D正确;A是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排除;B、C不是根本原因,排除。4.(2020·山东等级考)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解析】选C。材料中提到的王安石变法措施,类似于美国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即“间接救济”,是解决灾民生计问题的长远之计,C正确;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之间没有必要联系,排除B;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形成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5.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史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这说明()A.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B.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C.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D.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部危机【解析】选C。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题干材料中的军事大捷体现了这一点,故选C。【深化点拨】虽然王安石变法有一定的弊端和局限,最后也没有摆脱被废止的命运;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6.商鞅遭车裂而其法不废,张居正身后毁誉但赋税征银的方法一直被后世所沿用,其共同原因是()A.封建君主的开明B.民众的广泛支持C.改革措施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适应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析】选C。“商鞅遭车裂而其法不废”和赋税征银方法的保留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历史潮流。7.“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是()A.促进思想启蒙B.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C.挽救民族危亡D.促进社会政治变革【解析】选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说明戊戌变法冲击了几千年的思想,促进了思想启蒙,故A正确。8.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戊戌变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 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星级: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