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4-左权生态庄园经济的探索与实践左权县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该县是典型的山区县份,2000年末全县辖379个行政村,广种薄收,人口分散。2000年,左权县委确立了“一城34个中心村”的城镇化发展思路:以县城为龙头,同时确定基础好、潜力大、位置优、人口相对集中的34个行政村为中心村,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移民搬迁、梯次转移,引导偏远山区群众逐步进入县城和中心村。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空壳村”开始出现,大量资产被闲置、土地被撂荒。面对这些问题,左权县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启动了“农民下平川,老板进深山”的工程,生态庄园经济建设由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左权经济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一、鼓励全社会力量投资创业。左权县大胆鼓励全民创业,发动全县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并允许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离岗参与开发,三年内保留公职,工资照发。尤其重视鼓励支持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二次创业”,积极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向农业拓展,对遗留下的旧村旧址进行庄园式的开发。二、提供政策性支持和法律保障。成立了生态庄园经济开发领导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挂帅总抓。下设专门的办公室,抽调专职人员对全县生态庄园经济开发进行指导、服务,将生态庄园开发作为考核、考评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县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扶持生态庄园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县人行、农信社、法院等部门也分别出台了支持、服务生态庄园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办法,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同时,县政府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时给庄园开发者发放林权证、土地使用证等,维护其权益,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庄园经济的行为。三、构建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全县生态庄园经济发展规划;每年拿出200万元专款支持生态庄园经济建设;县农、林、水、电、交通等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制定具体方案,为发展生态庄园经济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县委、县政府每年动态确定一批部门、单位、企业与生态庄园结成对子,明确责任,重点扶持;县相关机构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组建了专业技术队伍,为生态庄园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四、放活权限促进多元开发。依托移民搬迁旧址遗留下来的耕地及“四荒”等资源,创造了多种入股形式,农户的土地、林权、资金、甚至饲养的畜禽都可以入股。以多元化方式筹集社会资本,以租赁、购买土地使用权等形式集中一定的土地,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全面开发种、养、加工业、发展小农场、小林场、小果园、小牧场、小工业园区,实现农业产业的区域化格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五、强化激励引导机制。树立生态庄园经济开发的典型示范,在每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进行隆重表彰奖励。县里每年还动态确定十个标兵大户、十个重点大户进行重点扶持,并给予较高的政治待遇,充分调动了生态庄园经济开发者的积极性。生态庄园经济实现了“老板进村、资本进村、产业进村”,显现出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2011年生态庄园总数达到221处,完成投资1.82亿元,经济效益达到3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万元,随着时间推移效益回报会越来越丰厚。农民每年土地流转补偿获益达550万元,并且额外可获得入股分红,可入庄园打工获得劳务收入。启示:生态庄园模式使得左权城镇化进程中形成的空壳村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我市在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中,也必然会形成一定数量的空壳村,可以充分借鉴左权的发展经验,引导社会资本对搬迁村屯进行庄园式的有效开发,同时也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要注重合理利用搬迁村屯的资源。探索将土地使用权引入市场,让各类开发者以租赁、购买等方式集中一定规模的土地;促进农村闲置住宅及宅基地合理处置和流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二要注重产业类型、经营形式、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产业类型上可以发展规模种植、特种养殖、农产品加工、观光旅游及多种经营综合开发等模式。经营形式上可以探索独资、股份制、自然人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村集体经营等形式。投资主体上可以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家、普通农户、离岗机关干部、在职职工、待业大学生积极参与。三要注重保障农民的利益。合理确定土地和房屋补偿标准,探索农民资产入股分红等机制,保障农民成为产业工人之后的财产性收入,使农民群众获得比以往更多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激发移民搬迁的热情。四要注重政策引导支持。优化政策环境,营造农民变居民社会环境,同时应对于生态庄园先进典型给予经济上的奖励、政治上的荣誉,打造助推生态庄园迅速发展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