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池底泥中光合细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虾养殖池底泥中光合细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pdf

对虾养殖池底泥中光合细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研究为主[8I.文章报道了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底泥富集分离2株光合细菌,并进行了初步鉴定,为光合细菌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也开始了研究应用光合细菌,但我国有关光合细菌资源的研究较少,且都以表型特征的养殖业应用研究提供基础资料.1分离材料2002年8月取材于沧州黄骅南美白对虾养殖池的底泥.1.2培养基富集培养基8培养基Mgs04·7H20g;蛋白胨1.5g;蒸馏水1分离培养基在l#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制成固体培养基或半固体培养基,使琼脂质量浓度达15或8g/L,用于平板划线,稀释摇管法分离菌种,半固体穿刺琼脂柱培养并保存菌种.好氧培养培养基2#培养基酵母浸膏3g;蛋白胨0.3g;蒸馏水mL;琼脂151.3培养条件光照厌氧培养,温度(28±2)℃,采用化学除氧或物理除氧的方法.化学除氧法:焦性没食子酸吸收氧法,利用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溶液中吸收游离氧气,造成缺氧环境¨1i.物理除氧法:液体石蜡封管法.1.4富集与分离富集取50g生长有光合细菌的泥样,放于无菌500mL三角瓶中.选用1#液体培养基500mL,并与泥样振荡混匀,然后胶塞封口隔绝空气,造成一个厌氧的环境.在(28±2)℃,5lx的光照强度下,进行光照培养2~3周,至培养液呈棕红色,然后用无菌吸管吸取光合细菌的富集液约0.5mL,移至mm试管中,再加入新鲜培养液,混匀,用胶塞塞紧,防止培养液溢出,保持厌氧条件,连续转接富集2次,使欲要分离的光合细菌占优势生长.1.4.2分离光照厌氧培养,采用稀释摇管法和平板划线法相结合进行反复分离纯化,挑取不同特征的单菌落于半固体琼脂柱中穿刺,然后在琼脂柱上覆盖2cm高无菌液体石蜡,胶塞封口,于光照下培养,并保存备用.1.5菌株的鉴定菌落及菌体形态观察以分离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形态记述;菌体形态以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观察相结合;电镜观察样品均为负染色¨2‘.活细胞吸收光谱测定光照厌氧培养物离心,生理盐水洗涤,悬浮于600g/L的蔗糖溶液中,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350~9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记录其光吸收峰值11生理生化特性包括接触酶实验,H2S生成实验,吲哚实验,硝酸盐还原实验,明胶液化实验,淀粉水解实验-l1.6盐度对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采用1#液体培养基,其他成分保持不变,Nacl质量浓度分别为5,10,20,30,40g/L,接种量为0.3菌液/5mL培养液.光照厌氧培养1周后测定其OD值(A=660nm).每个盐浓度,每个菌株做3个重复[1522.1菌种的初步鉴定样品经2次富集培养后,通过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摇管法,分离到2菌株,编号分别为Ml,M2.M1,M22株菌的形态特征见表1及图1—6.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g;Mgs04·7H20g;pHmm×1801.11.2.10.2g;NH4C1lg;NaHC035g;K2HP040.5g;NaCl20000mL;pH7.2【9I.1.2.2g/L1.2.37.0¨⋯.1.4.1000~10181.5.11.5.21.5.3mL2.1.1J.3。.4I.。万方数据第1期李彦芹等:对虾养殖池底泥中光合细菌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细胞形状细胞大小/“m革兰氏染色液体培养增殖方式菌落形态短杆状红色二均分裂菌落呈暗红色,边缘整齐透明,圆形,高突起,表面有光泽,d=1~3杆状(0.5~1)×(2~3)菌落呈暗红色,边缘整齐,圆形,表面有光泽,M1菌株菌落形态(5.5×)coI帅yM1(5.5×)图3光镜下M1茵体形态(1micr惦cope(1000×)图5光镜下M2菌体形态(1M2M2菌株菌落形态(13×)电镜下M1菌体形态(60microscope(60图6电镜下M2菌体形态(60(0.5~1)×(1~2)图1morphologyMorphoIogyM1Morphologymicroscope(1图2M2(13×)图4F蟾.4Ml·63·mmd=0.1~0.5Fig.1ofstrainFig.3inlightFig.5OfFig.2ColonyelectronFig.6万方数据万方数据川一¨墨囊曩霉:圉恕o.30讨论淀粉水解实验均为阴性.根据2株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二者均为红假单胞菌属(R砌幽pse“一幽Ⅲo粗&s)成员.二者区别表现在:1)菌株细胞体大小不同,M2菌株细胞较Ml菌株的大;2)菌落特征不同,3菌株在分离培养和好氧培养时表现出不同特征如颜色为红色或淡红色,观察分析发现M1菌株与M2菌株有许多共同特征如菌落红色,以二分裂方式增殖,革兰氏染色阴性,含接触酶;吲哚实验,明胶液化实验,一是菌落大小不同,M1菌株菌落的大于M2菌株的;Ml菌株的菌落外有透明圈,而M2菌株的菌落表面有光泽;3)硝酸盐还原实验和H,S生成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