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Ch****75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docx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测量,探索交流,让学生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2、在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探索交流,让学生感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教学过程:一、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一)提出问题,测量相关数据。1、谈话:今天的数学课我们还是从黑板说起。同学们都知道黑板的面的形状是长方形的。工人师傅为了加固黑板,往往要给黑板一周加铝合金边。2、指一指:你知道我们教室这块黑板大约需要多长的铝合金边?谁能来指一指?3、想一想:要求这块黑板大约需要多长的铝合金边,其实就是求什么呢?要求这块黑板面的周长,你需要知道什么?(需要知道黑板的长和宽,)4、测量:请个同学跟老师合作一起测量(测量之前先提问:你需要测量几条长几条宽?为什么呢?)(量得数据并板书:长大约4米,宽大约1米)【例题的呈现没有给学生提供现成的条件和问题,而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黑板作为研究对象。学生自己观察,动手测量数据,不仅明白了求长方形周长所需要的合适的条件和一般需要条件,而且能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也培养了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良好习惯。】(二)试求黑板一周铝合金边的长1、测量好了长和宽,你能求出黑板面的周长吗?2、交流算法:说说自己的方法的意思。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教师随机板书:a、4+4+1+1=10(米)b、4+1+4+1=10(米)c、4×2=8(米)1×2=2(米)8+2=10(米)d、4+1=5(米)5×2=10(米)提问:请用方法c的同学们想想和方法a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再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呢?大家都来想一想d方法,第一步求出的是什么?你能在图上指一指吗?第二步为什么要乘2?3、比较: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你的理由。【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都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数学活动。在这里,没有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把现成的计算公式直接告诉学生,硬把成人思考的解题思路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凭他们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策略去解决问题,然后通过交流各自不同的方法,学生既可以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又可以博采众长,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师不引导学生用所谓“最简单”的方法,而让学生自己逐步体会。】(三)实际应用,解决问题。学校有一片篮球场,看图:指一指什么是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1、独立解决2、交流方法【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虽未统一,但总有学生喜欢或已内化的方法。此处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让学生逐步体会最简单的方法。】二、探索交流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正方形手帕边长25厘米,周长是多少?(1)学生独立尝试。(2)交流方法,说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会有下列算法:a、25+25+25+25=100(厘米)b、25×4=100(厘米)(3)比较:两种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比较这两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后,教材没有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也作为例题出现,而是安排在“试一试”中,其意图十分明显。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是水到渠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交汉等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设计理念一、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在这节课中,通过创设两只猫比散步路线的长短这样一个实例,设置悬念,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中开始学习,并且让这个情景贯穿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巧设数学活动,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为学生的探究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先说怎样可以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借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初步得同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哪些策略;通过猜一猜图形的周长初步感知计算方法,培养了数学直觉;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感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说说自己比较喜欢哪种计算方法,等等。三、及时反馈反